2009年上饶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
文章来源:润知林 文章作者:润知林教学处
时间:2015/1/23 13:27:28 浏览:1511次
2009年上饶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
2009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1.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考试课程:《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2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试课程:《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8
3. 物理学专业考试课程:《电磁学》考试大纲. 11
4. 化学专业考试课程:《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13
5. 汉言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15
6. 英语专业考试课程:《综合英语》考试大纲. 20
7. 旅游管理专业考试课程:《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考试大纲. 21
8. 音乐学专业考试课程:《和声学基础》考试大纲. 25
9. 美术学专业考试课程:《素描》考试大纲. 30
10. 艺术设计专业考试课程:《图形创意》考试大纲艺术设计专业:. 32
11. 心理学专业考试课程:《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 33
12. 生物科学专业考试课程:《植物学》考试大纲. 37
1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课程:《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39
14. 各专业统考课程;《计算机基础》考试大纲. 44
《数学分析》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考生应按本大纲的要求,了解或理解数学分析中的函数、极限和连续、实数的基本理论、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学会、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结构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应具备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用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
二、教材
《数学分析》(上、下),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内容
一、函数、极限和连续
(1)函数
1.知识范围
(1)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 函数的表示法 分段函数
(2)函数的简单性质
单调性` 奇偶性 有界性 周期性
(3)反函数
反函数的定义 反函数的图像
(4)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
(5)基本初等函数
幂函数 指数函数 对数函数 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
(6)初等函数
2.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学会函数的定义域、表达式及函数值。会求分段函数的定义域、函数值,并会作出简单的分段函数的图像
(2)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周期性,会判断函数的类型。
(3)理解和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熟练掌握复合函数的复合过程。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简单性质及图像
(5)掌握初等函数的概念
(6)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二)极限
1.知识范围
(1)数列极限的概念
数列、数列极限的ε-N定义
(2)数列极限的性质
唯一性,有界性,四则运算定理,夹逼定理,单调有界定理
(3)函数极限的概念
函数在一点处极限的定义,左、右极限及其与极限的关系,x趋于无穷时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几何意义
(4)函数极限的定理
唯一性定理,夹逼定理,四则运算定理
(5)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定义,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性质,两个无穷小量的阶的比较
(6)两个重要的极限
2.要求
(1)理解极限的概念,能根据极限的概念分析函数的变化趋势。会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右极限,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2)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3)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会进行无穷小量的阶的比较。会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
(4)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的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三)连续
1.知识范围
(1)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定义,左连续与右连续,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充分必要条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分类
(2)函数在一点处连续的性质
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连续性,反函数的连续性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有界性定理,最大值与最小值定理,介值性定理
(4)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2.要求
(1)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间断的概念,掌握判断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与极限存在的关系
(2)会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
(3)掌握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运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
(4)理解初等函数在其定义区间上的连续性,并会利用连续性求极限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一)导数与微分
1. 知识范围
(1)导数的概念
导数的定义,左导数,右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2)求导法则与导数的基本公式
导数的四则运算,反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基本公式
(3)求导方法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法,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4)高阶导数的概念
高阶导数的定义及计算
(5)微分
微分的定义,微分与导数的关系,微分法则,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2.要求
(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会运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
(2)会求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法线方程
(3)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和反函数求导方法
(4)掌握隐函数的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5)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6)理解函数和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掌握微分与可导的关系,会求一阶微分
(二)中值定理及导数的应用
1.知识范围
(1)中值定理
罗尔中值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
(2)洛必达法则
(3)函数增减性的判定法
(4)函数的极值与极值点 最大值与最小值
(5)曲线的凹凸性、拐点
(6)曲线的渐近线
(7)泰勒公式
2.要求
(1)理解罗尔中值定理、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它们的几何意义,会用它们证明根的存在性和简单的不等式,
(2)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 ”“ ”“ ”“ ”“ ”“ ”型未定式的极限的方法
(3)熟练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单调性及求函数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简单不等式
(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的方法,并会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5)会判断曲线的凹凸性,会求曲线的拐点
(6)会作简单函数的图形
(7)理解函数的泰勒公式,泰勒公式的拉格朗日型余项,掌握几个基本初等函数的泰勒公式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一)不定积分
1.知识范围
(1)不定积分的概念
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定义 原函数存在定理 不定积分的性质
(2)基本积分公式
(3)换元积分法
第一换元法,第二换元法
(4)分部积分法
(5)一些简单的有理函数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的积分
2.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性定理
(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第一换元法,掌握第二换元法
(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5)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
(二)定积分
1.知识范围
(1)定积分的概念
定积分的定义及几何意义,可积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可积函数类
(2)定积分的性质
(3)微积分学基本定理
(4)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5)泰勒公式的积分型余项
(6)广义积分的概念 广义积分的收敛性判别法
(7)定积分的应用
2.要求
(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掌握定积分的积分和、上和、下和的概念,定积分可积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
(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3)掌握变上限定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对变上限定积分的求导方法
(4)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
(6)理解无穷限广义积分和无界函数广义积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7)掌握非负函数广义积分收敛性的比较判别法,了解阿贝尔和狄里克莱判别法
(8)掌握定积分在几何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曲线的弧长、旋转曲面的面积、和物理上计算压力、功、重心等简单应用
四、实数完备性理论的知识
1.知识范围
(1)实数完备性的基本定理
(2)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
2.要求
(1)了解实数系的构造理论
(2)理解实数完备性定理的各个定理:区间套定理 柯西收敛准则,有限覆盖定理,聚点定理,确界原理,单调有界性定理和这些定理的等价性
(3)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证明
(4)了解实数完备性定理在证明数学命题中的应用
五、多元函数微分学
(一)多元函数微分学
1.知识范围
(1)多元函数
平面点集, 上的完备性定理,多元函数的定义,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极限,累次极限,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概念,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可微性,偏导数与全微分,偏导数,全微分的概念,可微性的几何意义与应用
(3)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复合函数的全微分
(4)方向导数与梯度
(5)高阶偏导数,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极值问题
(6)隐函数概念,隐函数存在性条件的分析,隐函数定理 隐函数的求导,隐函数组概念 隐函数组定理,反函数组与坐标变换
(7)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8)条件极值
2.要求
(1)了解平面点集, 上的完备性定理,多元函数的定义,二元函数的定义域,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极限,累次极限,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概念,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2)掌握偏导数、全微分的概念,可微性的几何意义与应用
(3)熟练掌握一阶、二阶偏导数的计算,掌握复合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计算
(4)掌握方向导数,梯度的计算,了解隐函数定理,掌握隐函数及隐函数组的的微分的计算
(5)掌握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 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的方程的计算
(6)了解二元函数泰勒公式,熟练掌握二元函数的无条件极值的计算,掌握条件极值的拉格朗日乘数法
六、多元函数积分学
1.知识范围
(1)二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可积条件,一般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二重积分的计算,二重积分的换元法,含参量积分的导数
(2)三重积分的概念,化三重积分为累次积分,三重积分的换元法
(3)重积分的应用,曲面的面积,重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
(4)第一型曲线积分和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概念,第一型曲线积分和第一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5)第二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概念,第二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6)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径的无关性
(7)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
2.要求
(1)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二重积分的可积条件、一般区域上的二重积分,熟练掌握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掌握二重积分的换元法、含参量积分的导数
(2)了解三重积分的概念,掌握直角坐标下化三重积分为累次积分
(3)了解第一型曲线积分和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概念,掌握第一型曲线积分和第一型曲面积分的计算,了解第二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概念,掌握第二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计算
(4)了解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径的无关性
(5)了解高斯公式,知道斯托克斯公式
七、无穷级数
(一)数项级数
1.知识范围
(1)数项级数的概念,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级数的基本知识,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2)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比较判别法,比值判别法
(3)任意项级数,交错级数,绝对收敛,条件收敛,莱布尼兹判别法
2.要求
(1)了解数项级数的概念,级数的收敛与发散,级数的基本知识,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
(2)熟练掌握正项级数敛散性的比较判别法和比值判别法
(3)了解任意项级数、交错级数、绝对收敛、条件收敛的概念
(4)掌握交错级数收敛的莱布尼兹判别法.
(三)幂级数
1.知识范围
(1)幂级数收敛区间
(2)幂级数的性质
(3)幂级数的运算
(4)泰勒级数与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2.要求
(1)了解幂级数、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概念
(2)了解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性质(和、差、逐项求导、逐项积分)
(3)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的求法
(4)会运用基本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公式将一些简单的初等函数展开为幂级数
《C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一、总要求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之一。本课程考核的总体要求考生掌握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特点,并初步掌握有关程序的调试、测试的维护的知识,具有用C语言编写应用程序的基本能力。
二、教材
《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C语言背景知识
1.高级语言出现历史背景,C语言的发展史
2.C语言的特点
考核要求:理解高级语言概念,掌握C语言特点。
(二)算法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性
考核要求:①理解算法有关概念及算法的表示法。
注:以下内容不在考试范围:
算法的表示,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计算机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三)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C的数据类型
2.常量与变量
3.整型、实型、字符型
4.变量的定义、赋初值
5.各类数值型数据间的混合运算
6.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逗号运算符与逗号表达式
考核要求:①理解高级语言中区分数据类型的意义②掌握C的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③理解各类数据类型之间的混合运算及转换规则④熟练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⑤熟练各类表达式。
(四)控制结构
1.顺序程序设
C语句概述,赋值语句,数据的输入输出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putchar(),getchar()),格式输入输出(printf函数和scanf函数)
2.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if语句,条件运算符
3.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while语句,do-while语句,for语句,循环的嵌套,几种循环的比较,break和continue语句
考核要求:①理解C语句有关概念②掌握C赋值表达式和赋值语句、printf, csanf, putchar, getchar函数③理解高级语言的控制结构④熟练C关系、逻辑运算符及表达式⑤熟练运用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
(五)数组
1.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及初始化
2.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及初始化,高维数组
3.字符数组
字符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及引用,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字符串处理函数
考核要求:①理解数组的概念及意义②学会一、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③熟练一、二维数组的使用④理解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熟练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掌握字符串处理函数。
(六)函数
1.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2.函数参数和函数值
3.函数的调用
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函数调用的方式,对被调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函数的嵌套调用,函数的弟归调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动态存储和静态存储方式,auto变量,用static声明的局部变量,register变量,用extern声明的外部变量,用static声明的外部变量,关于变量的声明和定义),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多文件的程序
考核要求:①理解C程序的组成及各部分规定②掌握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③掌握函数的形参与实参及传递方式④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内部函数和外部函数⑤学会编写由多个函数构成C程序,理解多个源文件组成的C程序⑥熟悉像起泡排序、选择排序、数组或字符串的倒置、数组名作为函数的参数等一类典型算法,学会利用递推思想进行编程。
(七)预处理命令
1.宏定义(不带参数的宏定义,带参数的宏定义)
2.文件包含处理
考核要求:①理解预处理的概念及意义②掌握文件包含和宏定义及使用。
注:条件编译在不考试范围。
(八)指针
1.地址和指针的概念
2.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3.数组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4.字符串的指针和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5.函数的指针和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6.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考核要求:①理解各类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理解地址和指针的概念②学会各类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及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形参③掌握函数的指针及返回指针的函数、指针数组④熟练通过指针来操纵数组的方法。
注: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void指针类型不在考试范围
(九)结构体和共用体
1.概述
2.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3.结构体变量的引用
4.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5.结构体数组
定义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数组的初始化,结构体数组的应用
6.指向结构体数组的指针
考核要求:①掌握结构体类型的意义和定义方法、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②学会对结构变量的引用和结构体数组的使用。
注:用指针处理链表、共用体和枚举类型不在考试范围。
《电磁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电磁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物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电磁学的教学,应使学生做到:
1、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2、具有分析和处理、讲授中学物理课中电磁学部分的能力;
3、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了解电磁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电磁学》第二版,梁灿彬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
2、参考书目:《电磁学》第二版,赵凯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考核重点:第1章、第2章、第4章、第5章、第6章
第一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1.知识点:摩擦起电、库仑定律、MKSA制、点电荷的场强公式、已知电荷分布用积分法求场强、电场线、电通量、高斯定理、应用高斯定理求场强、环路定理、电势、电势差、电势的计算、等势面、电势与场强的积分关系
2.考核要求:明确“点电荷”模型概念和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牢固掌握电场强度矢量概念及其基本计算方法;深刻理解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熟练应用高斯定理求场强;牢固掌握电势和电势差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本章考核重点是:第2、3、4、6节
第二章 有导体时的静电场
1.知识点:静电平衡(条件、性质、计算)、平行板导体组例题、壳内空间的场、壳外空间的场、孤立导体的电容、电容器及其电容、电容器的联接、带电体系的静电能
2. 考核要求:了解静电平衡时导体的性质;能应用电力线的性质唯象处理静电平衡时的导体问题。
第三章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1.知识点:电介质与电偶极子、电偶极子的电矩、电偶极子的场、位移极化、取向极化、极化强度、极化电荷、极化电荷与极化强度的关系、电位移、有介质时的高斯定理、静电场场方程
2.考核要求:了解电介质极化机制,掌握极化强度矢量的意义;在极化电荷概念的基础上,了解有介质时场的讨论方法;掌握E、P、D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引入D的意义;会用介质存在时的高斯定理计算电场。
第四章 恒定电流和电路
1.知识点:恒定电流、直流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动势、非静电力、电势差计、应用KCL和KVL方程解题
2.考核要求:了解稳恒电场概念及其与静电场的异同;深刻理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和数学表示方法,掌握电动势与端电压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运用基尔霍夫方程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
本章考核重点是:第1、4、5节
第五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1.知识点:毕奥—萨伐尔定律、直长导线、圆环、螺线管的磁场、磁场的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无限长直导线、细长螺线管的磁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安培力公式
2.考核要求:牢固掌握磁感应强度矢量的概念;牢固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运用计算磁场分布;牢固掌握安培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并能熟练运用计算磁场分布;
本章考核重点是:第2、4、6节
第六章 电磁感应与暂态过程
1.知识点:电磁感应、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的计算、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场、洛伦兹力公式、感生电场的性质、感生电场的计算、自感、互感、互感线圈的串联、RL电路与直流电源的接通、已充电RL电路的短接、RC电路与直流电源的接通、已充电RC电路的短接
2.考核要求: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透彻的理解;牢固掌握感生电场这一新的重要概念,并注意它与静电场的区别;熟练掌握动生电动机势的计算。
本章考核重点是:第1、3、4、5节
第七章 磁介质
1.知识点:磁介质的磁化、磁化强度、磁化电流、磁场强度H、有磁介质时的环路定理、静电场与静磁场方程的比较、顺磁性、抗磁性
铁磁质的磁化性能、铁磁质的分类和应用、铁磁性的起因、磁场的能量
2.考核要求:了解有磁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了解B、M、H三个矢量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 交流电路
1.知识点:简谐交流电、三种理想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复数法和矢量法、复阻抗、功率和功率因数、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变压器
2.考核要求:掌握理想元件的电压、电流及元件电性能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相位关系;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矢量讨论方法;掌握电压复有效值、电流复有效值及复阻抗的概念;掌握并会运用复数形式的欧姆定律。
本章考核重点是:第3节
第九章 时变电磁场和电磁波
1.知识点:位移电流、平面电磁波、电磁场的能量密度和能流密度
2.考核要求:牢固掌握位移电流的概念;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积分形式的物理意义。
(执笔人:吴波)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能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解释有机化学问题和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推测未知物结构及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 材:《有机化学》第一版,尹冬冬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参考书目:《有机化学》第三版,曾昭琼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7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烷烃
1.知识点:烷烃的构造异构和命名,烷烃的结构(构型、构象),烷烃的理化性质,烷烃卤代反应历程,烷烃的来源和制法。
2.考核要求:烷烃命名、卤代反应等
第二章 烯烃
1.知识点:烯烃的结构、同分异构和命名(次序规则),烯烃的化学性质(催化氢化、亲电加成、氧化、聚合、α-H反应),烯烃加成反应机理,烯烃的制法。
2.考核要求:烯烃的异构和命名、化学性质、加成反应机理、烯烃的制法
第三章 炔烃和二烯烃
1.知识点:炔烃(烯炔)的命名、炔烃的化学性质(催化加氢、亲电加成、硼氢化、亲核加成、氧化、聚合、炔氢的反应),炔烃的制法。二烯烃的分类、命名和结构,共轭效应及对有机反应的影响,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Diels-Alder反应、聚合反应、1,2-加成与1,4-加成)、速率控制与平衡控制
2.考核要求:炔烃(烯炔) 二烯烃的命名、炔烃和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炔烃的制法
第四章 脂环烃
1.知识点:脂环烃的分类和命名,脂环烃的化学性质,脂环烃的结构(Baeyer张力学说),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考核要求:脂环烃命名、化学性质、环已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第五章 对映异构
1.知识点:物质的旋光性,手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含一个和多个手性碳化合物(对映体、外消旋体、内消旋体、非对映体),构型的表示法(Fischer投影式)及R/S命名,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外消旋体的拆分。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2.考核要求:R/S命名、手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六章 芳烃
1.知识点:共振论简介,单环芳烃的命名和化学性质(亲电取代、α-H卤代、氧化),芳环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稠环芳烃(萘、蒽、菲)及其性质,非苯系芳烃(芳香性及其判定)。
2.考核要求:芳烃的命名和化学性质、定位规律及应用、芳香性判定。
第七章 卤代烃
1.知识点: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和化学性质(亲核取代、消除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卤代烃的制法。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和SN2),消除反应历程(E1和E2)。
2.考核要求:卤代烃的命名、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历程(SN1和SN2),消除反应历程(E1和E2)。
第八章 醇、酚、醚
1.知识点: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醇的理化性质(与活泼金属、与无机酸、与卤代磷反应;脱水反应;氧化与脱氢;多元醇特性反应),醇的制法。酚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性质。醚的结构、命名及化学性质,醚的制法,环醚。
2.考核要求:醇酚醚的命名、化学性质及制法、碳正离子重排和Pinacol重排。
第九章 醛酮
1.知识点:醛、酮的分类、异构和命名,醛酮的化学性质(亲核加成、还原反应、氧化反应、α-H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历程及立体化学,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性质,醛酮的制法。
2.考核要求:醛酮的命名、化学性质、醛酮的制法、羟醛缩合反应机理。
第十章 羧酸、取代羧酸
1.知识点:羧酸的系统命名和物理性质、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羟基取代(酯化及其机理、成酰卤、成酸酐、成酰胺)、α-H卤代、羧基的还原、脱羧反应、二元羧酸的特性。羧酸的制法,羟基酸的性质和制法(Reformasky反应)
2.考核要求:羧酸的命名、酸性及其影响因素、羧酸的性质和制法
第十一章 羧酸衍生物
1.知识点:羧酸衍生物的系统命名,羧酸衍生物的通性(水解、醇解、氨解、还原)、羧酸衍生物的特性(包括F-C反应、Rosenmund反应、Hofmann降解、Claisen酯缩合等) 酯的水解反应机理。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2.考核要求:羧酸衍生物的命名、性质、Claisen酯缩合机理、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含氮化合物
1.知识点:胺的命名、结构和性质;胺的制法,重氮和偶氮化合物的性质;重氮盐在合成中的应用;分子重排反应
2.考核要求:胺的命名、性质和制法、重氮盐的性质及在合成中的应用、亲核重排。
第十三章 周环反应
1.知识点: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σ-键迁移反应的规律;前线轨道理论。
2.考核要求: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1.知识点: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呋喃、吡咯、噻吩、吡啶、喹啉结构、性质和合成(Skraup合成法);糠醛的化学性质。
2.考核要求:呋喃、吡咯、噻吩、吡啶、喹啉及衍生物的命名、糠醛的化学性质、Skraup合成法。
说明:考核重点内容:烯、炔烃;芳烃;醇、酚、醚;醛酮;羧酸及衍生物
含氮化合物。
四、试卷题目类型及分数分布要求:
七大题(35-40小题):命名与写结构(8-10分)、判断与选择(12-16分)、完成反应式(24-28分)、用化学方法鉴别(8-10分)、解释与写反应机理(8-10分)、推测结构(8-12分)、完成转化或合成(20分)。
上饶师院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 2008.11.24
《中国古代文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现代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基本发展轮廓,掌握本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知识,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艺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古代的作家作品,气氛他们思想与艺术的基本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美学修养以及语言文学修养。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 材:
(1)《中国文学史》修订本,游国恩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中),刘松来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2.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郭预衡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年11月
(2)《中国历代作品选读》,朱东润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魏晋诗歌、 正始文学
1.考核知识点
1)曹操、曹丕诗风之异同 2)三曹的历史地位、影响 3)曹植 4)建安七子与蔡琰
5)正始诗歌、西晋诗歌、竹林七贤
2.考核要求
1)掌握曹操、曹丕诗风之异同及其作品《短歌行》、《燕歌行》
2)掌握三曹的历史地位、影响
3)掌握曹植及其作品《白马篇》、《野田黄雀行》等
4)掌握建安七子与蔡琰及其作品《七哀诗》、《悲愤诗》
5)掌握正始诗歌:代表诗人竹林七贤、左思及其作品:《咏怀诗》、《咏史诗》等
二、陶渊明生平、思想、诗歌内容
1.考核知识点
1)陶渊明的思想与诗歌内容 2)陶渊明诗歌艺术及影响 3)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2.考核要求
1)掌握陶渊明的思想与诗歌内容 2)掌握陶渊明诗歌艺术及影响
3)陶渊明田园诗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三、南北朝诗歌
1.考核知识点
1)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2)南朝文人诗:鲍照、谢眺 3)南北朝乐府:
2.考核要求
1)掌握谢灵运及其山水诗 2)掌握南朝文人诗:鲍照、谢眺及其诗歌
3)掌握南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4)掌握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区别
四、南北朝文学批评
1.考核知识点
1)刘勰与钟嵘之诗论 2)本时期文学批评的意义
2.考核要求
1)掌握刘勰与钟嵘之诗论 2)掌握本时期文学批评的意义
五、魏晋南北朝小说
1.考核知识点
1)志怪小说 2)轶事小说 3)小说出现的意义、影响
2.考核要求
1)掌握志怪小说及其代表作 2)掌握轶事小说及其代表作 3)南北朝小说出现的意义和影响
第二章 隋唐文学
一、隋及初唐文学
1.考核知识点
1)隋代文学 2)上官仪、沈荃期和宋之问 3)王绩与初唐四杰 4)陈子昂
2.考核要求
1)掌握隋代文学的相关内容 2)掌握上官仪、沈荃期和宋之问及其在格律诗方面的贡献
3)掌握王绩与初唐四杰及其对扭转初唐诗歌风格的贡献
4)掌握陈子昂诗歌及其诗歌理论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人
1.考核知识点
1)山水田园诗歌的产生及内容和艺术特色 2)孟浩然 3)王维
2.考核要求
1)掌握山水田园诗歌的产生及内容和艺术特色
2)掌握孟浩然及其代表作 3)掌握王维及其代表作
三、盛唐边塞诗人
1.考核知识点
1)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2)高适 3)岑参
2.考核要求
1)掌握边塞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内容和艺术成就 2)掌握高适及其代表诗歌
3)掌握岑参及其代表诗歌
四、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1.考核知识点
1)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2)李白诗歌的内容 3)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成就
4)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考核要求
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2)掌握李白诗歌的内容
3)掌握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成就 4)掌握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1.考核知识点
1)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2)杜甫诗歌的内容 3)杜甫诗歌的浪漫主义成就
4)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考核要求
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2)掌握杜甫诗歌的内容
3)掌握杜甫诗歌的浪漫主义成就 4)了解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六、中唐前期诗人
1.考核知识点
1)元结、顾况及其它诗人 2)刘长卿、韦应物 3)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2.考核要求
1)掌握元结、顾况及其它诗人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2)掌握刘长卿、韦应物及其代表诗歌 3)掌握大历十才子和李益及其代表诗作
七、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
1.考核知识点
1)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2)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3)白居易诗歌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4)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加者
2.考核要求
1)掌握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2)了解白居易的诗论与新乐府运动
3)掌握白居易诗歌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4)掌握新乐府运动的其他参加者和他们的代表作
八、古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古文
1.考核知识点
1)古文运动 2)韩愈的散文 3)柳宗元的散文 4)古文运动的影响
2.考核要求
1)掌握古文运动 2)了解韩愈的散文 3)了解柳宗元的散文 4)了解古文运动的影响
九、中唐其他诗人
1.考核知识点
1)韩愈 2)孟郊与贾岛 3)刘禹锡与柳宗元 4)李贺
2.考核要求
1)掌握韩愈及其代表诗作 2)掌握孟郊与贾岛及其代表作
3)掌握刘禹锡与柳宗元及其代表作 4)了解李贺及其代表作
十、晚唐文学
1.考核知识点
1)杜牧 2)李商隐 3)皮日休 聂荑中 杜荀鹤 4)陆龟蒙 罗隐
2.考核要求
1)掌握杜牧及其代表诗作 2)掌握李商隐及其代表诗作 3)了解皮日休 聂荑中 杜荀鹤的代表作品
4)掌握陆龟蒙 罗隐及其代表作品
十一、唐代传奇
1.考核知识点
1)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2)唐传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3)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2.考核要求
1)了解唐传奇兴起的原因 2)掌握唐传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3)了解唐传奇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章 宋代文学
一、宋代诗文
1、考核知识点
1)西昆体 2)诗文革新运动 3)王安石、曾巩 4)欧阳修 5)苏轼
6)黄庭坚 7)江西诗派 8)杨万里、范成大 9)陆游 10)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 11)文天祥
2、考核要求
1)掌握西昆体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2)了解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产生的原因、成就
3)掌握王安石、曾巩及其代表作
4)掌握欧阳修诗文及其代表作品
5)掌握苏轼诗、 文代表作及其艺术成就
6)掌握黄庭坚诗歌主张及成就
7)掌握江西诗派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8)掌握杨万里和范成大诗作及其艺术成就
9)掌握陆游的爱国诗歌及其艺术成就
10)了解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产生的背景及特征
11)掌握文天祥爱国诗作
二、宋词
1、考核知识点
1)晏殊、晏几道、欧阳修 2)柳永 3)苏轼 4)秦观、周邦彦 5)李清照
6)张孝祥 7)辛弃疾 8)姜夔 9)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
2、考核要求
1)了解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的词及其代表作
2)掌握柳永的词及其成就
3)掌握苏轼词的代表作及其艺术成就
4)掌握秦观、周邦彦代表词作及其艺术成就
5)掌握李清照的词及其艺术成就
6)了解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六州歌头》
7)掌握辛弃疾词的代表作艺术成就
8)掌握姜夔的诗词及其艺术成就
9)掌握 史达祖、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的词及其艺术成就
《综合英语》考试大纲
一、指导思想
考试的目的是利用科学、公平、规范的方式检验选拔对象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本学科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基功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体现在、语法与词汇、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五个方面,难度趋于专业英语水平考试 3--4级左右。
二、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包括英语专业专科阶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除听的技能以外)的全部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为保证试卷的可信度,除短文写作、英汉互译、等部分采用主观试题外,其余部分均采用客观试题。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精读部分和泛读部分。其中精读部分包括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完型填空、英汉互译和短文写作;泛读部分包括阅读理解。
精读部分:
I. 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题目中40%为词和短语的用法,60%为语法结构。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部分主要测试考生运用大纲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
II. 完型填空。在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中留有空白,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选项,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III. 英汉互译。英汉互译分为英译汉和汉译英两部分。主要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初步的翻译能力。
IV. 短文写作。要求考生写出一篇150字左右的英语短文。文体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常见的应用文等。短文必须主题明确,语句连贯,无重大语言错误。短文写作主要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
泛读部分:
I. 阅读理解。要求考生阅读题材和体裁较为广泛、篇幅和难度适中的短文,并完成每篇短文后所设计的题目。本部分主要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
四、试题难易程度
难度较低的题约占30%,中等难度的题约占50%,难度较大的题约占20%。
五、参考书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
2、《新编英语教程》(1-3册)学生用书,练习册,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主要介绍讲解旅游管理过程中所应涉及到的文化知识,如中国旅游简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旅游资源等诸方面的基本内容.
2.《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是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通过学习,要掌握中国旅游历史文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学会使用工具书,掌握丰富的旅游历史文化知识是基本要求,寻求旅游发展的规律,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更高的目标.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 教材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邵骥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一版
2 参考书目:《旅游与中国文化》,沈祖祥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三. 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绪 论
【知识点】
旅游学包涵着丰富的历史学内容 旅游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开展旅游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中国旅游简史
【知识点】
神话传说时期 信史时期 夏、商、周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 近代中国旅游业的形成 帝王游豫
文人士大夫旅行 宗教旅行活动 民间游娱形式 交通工具 交通路线
游客食宿 向导 镖行 儒家思想——功利性、人本性的旅行哲学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逍遥物外的旅行哲学 释家思想——求法利性的旅行哲学
自然灾害 兵火战乱 年久失修 政治需要 外国侵略 好心做坏事
【考核要求】
1、中国古代旅游思想是什么?
2、分析说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特点与区域分布
【知识点】
旅游资源 产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区别 分类方法 历史古迹与文物
革命史迹与文物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蕴藏丰富 资源分布全国 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关系密切 历史古迹占绝大数 地方气息 民族特色 差异性
历史古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革命史迹与文物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区域分布
【考核要求】
1、分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
2、简述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知识点】
历史文化名城 江西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作用 历史地位 旅游资源的特点
统一国家的首都 分裂时期的都城 诸侯国时期的都城 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 雄州大郡 军事重镇 工商都会名城 古城 通商大港 文化名城 名人故里 特殊意义的历史文化名城 革命历史文化名城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 融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文化名城 风景旅游城市 开发旅游业的优势
目前存在的问题 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考核要求】
1、简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种类?
2、简述开发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的优势、问题和建议?
第四章 历史地名与旅游
【知识点】
历史地名概念 历史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历史地名中的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质量和档次 历史地名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考核要求】
1、历史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2、如何开发利用中国历史地名旅游资源 ?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
【知识点】
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和成就 唐以来的建筑特色 古建筑中的等级制度 中国古建筑体名称 中国古建筑中环境小品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砖、石建筑
宫殿的起源与发展 宫殿的布局与陈设 中国现存著名古代宫殿
历史沿革 中国坛庙建筑类型 太庙与社稷坛 天地等坛 岳镇等庙
孔庙等名人祠庙 家庙 民间影响较大的神庙 丧葬制度的历史演变
帝王陵墓封土形式 陵墓地上建筑 陵墓地下建筑 中国现存古代著名陵墓
三皇五帝纪念陵 其他著名陵墓 历史演变和建筑特点 著名会馆建筑
历史演变和建筑特点 著名书院建筑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历史 现存著名桥梁
中国水利工程发展 著名水利工程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概况
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种类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布局 城防建筑 长城
现存著名城防建筑
【考核要求】
1、简述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2、列举中国古代坛庙建筑类型?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
【知识点】
苑囿 山水园林 园林全面发展时期 造园普遍时期 园林最后兴盛时期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皇家系统园林 官家系统园林 寺观园林
风景名胜区园林 江南园林 北方园林 岭南园林 规则式园林
自然式园林 混合式园林 筑山 理水 植物配置 建筑营造 书画墨迹
亭 殿 堂 阁 厅 馆 榭 舫 廊 墙 桥 园门 园窗 园路与铺地
抑景 透景 添景 借景 夹景 对景 框景 漏景 点景 避暑山庄
颐和园 北海 恭王府花园 拙政园 留园 沧浪亭 狮子林 网师园 环秀山庄 瘦西湖 个园 何园 寄畅园 瞻园 豫园 十笏园 清晖园
余荫山庄 可园 罗布林卡
【考核要求】
1、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中国园林造园要素是什么?
第七章 中国宗教旅游资源
【知识点】
汉族在宗教信仰 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佛教的创立、发展与外传 佛教建筑
寺、庵及别称 殿堂配置 塑像 佛塔 经幢 佛教名胜古迹 道教简史
道教诸神与仙境 道教建筑 道教名胜 伊斯兰教的创立、发展与传播
中国穆斯林习俗与主要节日 伊斯兰教建筑 著名清真寺
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及其分裂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的基督教建筑
【考核要求】
1、汉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是什么?
2、佛教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
第八章 民族与民族风情旅游资源
【知识点】
多民族的大家庭 中国各民族的源渊、族称和取名特点 瑰丽的民族文化
民俗概念 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种类 民俗旅游资源 服饰 岁时节令
居住民俗 生活礼仪民俗 游艺竞技 民俗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价值
【考核要求】
1、中国民情风俗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2、简述我国主要民情风俗旅游资源是什么?
第九章 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
【知识点】
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特点 革命遗址 遗迹
旧址 会址 革命故居和旧居 陵墓、纪念碑 革命标语 文告
其他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井冈山革命遗址 瑞金革命遗址 延安革命遗址
北京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天津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地区的主要文物保护单位 提高知名度 加强软件建设 发挥研究人员的作用 重视反面教材的作用
信息沟通的性质 信息沟通的类型 提高信息沟通效率的途径
【考核要求】
1、中国革命文物保护单位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2、如何开发利用文物保护单位的旅游资源?
第十章 中国旅游商品文化
【知识点】
旅游商品 旅游生活用品 旅游文化用品 旅游食品 旅游纪念品
其他旅游商品 文物 艺术品 土特产 工艺美术品
旅游商品经营的意义 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 旅游商品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1、中国旅游商品的种类有哪些?
2、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的优势上什么?
第十一章 中国旅游饮食文化
【知识点】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明清时期
战略规划的内容 战略规划的程序 原料广博 菜品繁多 选料严谨 因材施艺 刀功精湛 艺术性强 善于调味 注重火候 技法多样 盛器讲究
四大菜系 湘 徽 浙 闽 京 沪菜系 豫、东北、鄂、赣、秦菜系
宫廷菜 官府菜 素菜 药膳 少数民族菜 清真菜 岁时节日食俗
少数民族食俗 地方风味小吃 中国名酒 中国名茶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华东地区 中南地区 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
【考核要求】
1、中国烹饪的特点特征是什么?
2、汉族地方风味菜有那些?
《和声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通过对和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西洋音乐作曲技术理论中的基本技术手段,了解西洋音乐的基本构成规律。
(2)能利用其基本理论分析较为简单的西洋音乐。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 教材:《和声学教程》,伊·斯波索宾等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8月。
2.参考书目:
《和声学教程》,桑 桐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版,
《和声学基础教程》,谢功成、童忠良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6月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绪言
1.知识点:
和弦(和弦音)、和弦外音
2.考核要求:
初步掌握和弦及和弦外音的概念
第一章 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四部和声
1.知识点:
三和弦与四部和声
2.考核要求:
掌握四部和声的基本知识,包括重复音、原位和弦、旋律位置、两种基本和弦排列法
第二章 正三和弦的功能体系
1.知识点:
掌握主、属、下属和弦的功能特点
2.考核要求:
功能进行及其公式、和声进行的名称
第三章 原位三和弦的连接
1.知识点:
原位三和弦的连接法
2.考核要求:
和声连接法和旋律连接法
第四章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1.知识点:
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2.考核要求:
初步掌握用和弦为旋律配置和声
第五章 和弦的转换
1.知识点:
和弦的转换及其作用
2.考核要求:
掌握和弦转换的方法
第六章 为低音配和声
1.知识点:
两种和弦连接法、和弦转换的运用
2.考核要求:
掌握位低音配和声的方法
第七章 三音跳进
1.知识点:
和弦连接时,和弦三音的跳进
2.考核要求:
掌握和弦连接时可以有跳进的规则和方法
第八章 终止、乐段、乐句
1.知识点:
终止、乐段、乐句的基本概念
2.考核要求:
掌握终止、乐段、乐句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类型
第九章 终止四六和弦
1.知识点:
终止四六和弦的定义与用法
2.考核要求:
掌握终掌握终止四六和弦的用法
第十章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1.知识点: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及其用法
2.考核要求:
正确掌握正三和弦的六和弦的用法及其连接时的声部进行
第十一章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
1.知识点:
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时出现的写作规则
2.考核要求:
掌握三和弦与六和弦连接时的跳进写作规则
第十二章 两个六和弦的连接
1.知识点:
两个六和弦连接时的规则
2.考核要求:
掌握两个六和弦连接时出现的规则
第十三章 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
1.知识点:
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的用法
2.考核要求:
掌握经过的与辅助的四六和弦的用法和连接规则
第十四章 原位属七和弦(D7)
1.知识点:
原位属七和弦(D7)
2.考核要求:
掌握原位属七和弦(D7)的特点和用法规则及其连接时的七音进行
第十五章 属七和弦的转位
1.知识点:
属七和弦转位的定义、名称和标记
2.考核要求:
能用属七和弦转位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十六章 大调与和声小调的完全功能体系、自然音体系
1.知识点:
大调与和声小调的完全功能体系、自然音体系的概念
2.考核要求:
理解完全功能体系、自然音体系的概念
第十七章 Ⅱ级六和弦与三和弦
1.知识点:
Ⅱ级六和弦与三和弦的用法
2.考核要求:
熟悉掌握Ⅱ级六和弦与三和弦的用法
第十八章 Ⅵ级三和弦(TSⅥ)阻碍终止、扩展乐段的方法
1.知识点:
Ⅵ级三和弦的用法
2.考核要求:
熟悉掌握Ⅵ级三和弦的用法
第十九章 下属七和弦SⅡ7
1.知识点:
下属七和弦SⅡ7
2.考核要求:
熟悉掌握下属七和弦SⅡ7
第二十章 导七和弦(DⅦ7)
1.知识点:
导七和弦(DⅦ7)
2.考核要求:
熟悉掌握导七和弦(DⅦ7)
第二十一章 属功能组中较少使用的和弦
1.知识点:
属功能组中较少使用的和弦
2.考核要求:
了解属功能组中较少使用的和弦,Ⅶ三和弦、六和弦和Ⅲ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第二十二章 自然(调内)模进和副七和弦
1.知识点:
自然(调内)模进和副七和弦
2.考核要求:
分析自然(调内)模进和副七和弦
第二十三章 终止中的重属和弦
1.知识点:
终止中的重属和弦
2.考核要求:
掌握终止中的重属和弦用法
第二十四章 结构内的重属和弦
1.知识点:
结构内的重属和弦
2.考核要求:
用结构内的重属和弦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二十五章 重属和弦中的变音
1.知识点:
重属和弦中的变音
2.考核要求:
了解重属和弦中的变音
第二十六章 调性关系的类型
1.知识点:
调性关系的类型
2.考核要求:
分析简单的作品的调性关系
第二十七章 离调、半音体系
1.知识点:
离调、半音体系
2.考核要求:
分析有离调作品的调性关系分析简单的作品的调性关系
第二十八章 半音模进、离调
1.知识点:
了解半音模进、离调意义
2.考核要求:
分析有半音模进、离调的作品分析简单的作品的调性关系
第二十九章 转调
1.知识点:
转调的概念
2.考核要求:
理解转调的概念及其调关系,析简单的作品的调性关系
第三十章 到一级关系调的转调
1.知识点:
到一级关系调的转调
2.考核要求:
掌握一级关系调的转调的过程,能够用共同和弦转调的方法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三十一章 在一个声部中的有准备的延留音
1.知识点:
和弦外音的概念、延留音的特点
2.考核要求:
熟悉掌握和弦外音的概念、延留音的特点及其用法, 利用延留音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三十二章 在一个声部中的自然的经过音
1.知识点:
和弦外音的概念、经过音的特点
2.考核要求:
掌握和弦外音的概念、经过音的特点, 运用经过音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三十三章 自然的与半音的辅助音
1.知识点:
和弦外音的概念、辅助音的用法
2.考核要求:
运用辅助音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三十四章 先现音
1.知识点:
和弦外音的概念、先现音的用法
2.考核要求:
熟悉掌握先现音的用法, 运用先现音为旋律配四部和声
第三十五章 作品调性布局的基本原则
1.知识点:
作品调性布局的基本原则
2.考核要求:
掌握作品调性布局的基本原则,分析较复杂的作品的调性布局
第三十六章 和声分析的某些问题
1.知识点:
和声分析的某些问题
2.考核要求:
初步掌握和声分析的基本方法
总结:
学习和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洋音乐,和声学只是从西洋音乐中抽象出来的基本理论,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地去解释音乐,而应该活学活用和声学的基本规律。
《素描》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审美观、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了解学生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正确的观察方法和造型能力的程度,能否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为学习其它课程以及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 材:《素描》第七版,颜铁良编著,中国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2.参考书目:
a.《素描人像》第一版 ,戴政生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b.《素描静物》第一版,戴政生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c.《素描人体》第一版,戴政生编著,西南师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素描概念 石膏几何体、静物写生
1.知识点:a.构图基本知识。b.常用艺用透视规律。c.形体概念。d.画面黑白灰关系。e.联系、整体的观察方法及作画方法。
2.考核要求:恰当运用素描语言,深入表现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量感及虚实关系,构图合理、透视准确,画面响亮并富有表现力。
第二章 石膏像写生 生活速写 人物头像写生
1.知识点:
a.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研究人物头部的形体结构和运动规律,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比例、动态、透视及性格特征。b.运用科学的观察法,认识形体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关系,掌握表现形体体面和整体立体特征的严谨技法。c.体会形象的美感特征,掌握“致广大、尽精微”的艺术表现方法。
2.考核要求:
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人物头部的形体结构和运动规律,准确地表现人物的比例、动态、透视及性格特征。
第三章 人物半身像写生 人体速写
1.知识点:
a.人体解剖知识,主要部分的形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b.手的造型和表现规律。c.不同形象的身份、经历和个性。d.根据对不同形象的感受,初步探索不同的表现技法。
2.考核要求:
能正确运用人体解剖知识,掌握各主要部分的形体结构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的素描手段准确生动地表现对象。
第四章 人体素描 人物全身像写生
1.知识点:
a.掌握人物全身的比例、结构及各种运动中心的透视变化,准确地把握全身色调总体关系和衣纹的变化规律及主次关系,更加强调学生个性的表现力。b.掌握人体素描的方法步骤,始终坚持从全局、从大处和整体关系出发进行观察和刻画。c.有感而发,善于独立思考,能动地刻画形象特征,克服照抄人体形象和所有细节的盲目性,加强素描的艺术表现力。
2.考核要求:
掌握人物全身比例、结构及各种运动中心的透视变化,准确地把握全身总体关系和衣纹的变化规律及主次关系,强调学生个性的表现力。
《图形创意》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图形创意》课程的设置,适合于所有设计专业,尤其是平面设计、广告专业。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观察、认识、理解、熟悉事物,从而通过图形的创意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准确运用图形创意的基本语言进行设计的能力。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 材:《 图形创意》第一版,林家阳编,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参考书目:《图形设计》第一版,崔生国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单形元素
1.知识点:
内容:点、圆、三角形、眼球的联想、条码的想象。
2.考核要求:
各种元素的联想要与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相联系。
第二章 单形特定元素
1.知识点:
(1)单形元素的想象
(2)字形字意的视觉想象
2.考核要求:
熟练掌握变形想象的能力。
第三章 正负形
1.知识点:
内容:以两种不同的元素结合作正负图形。
2.考核要求:
要求:表达简洁,处理巧妙。
第四章 影子图形
1.知识点:
通过学习影子图形的构形方法,掌握影子图形的创意技巧。影子的相关训练。
2.考核要求:
掌握影子的作用进行影子图形的创意。
第五章:同构图形
1.知识点:
(1)同构图形描述
(2)同构图形的构形方法
2.考核要求:
通过学习同构图形,掌握同构图形的创意技巧。
第六章 变异图形
1.知识点:
(1)变异图形描述
(2)变异图形的构形方法
2.考核要求:
通过学习变异图形,掌握变异图形的创意技巧。
第七章 元素的代替
1.知识点:
形和意的图形转换训练。
2.考核要求:
在原有图形的基础上更加深化,赋予一种视觉上的新感受。
《普通心理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
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心理现象的本质、机制、规律和事实,对心理学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所了解,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 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师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
参考书目:《心理学导论》,黄希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大学心理学》,张厚粲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1.知识点:记忆和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的方法和原则;心理学发展的现状;科学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学、观察法、个案法、实验法、心理测验法、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心理学到底属于何种性质的科学?实验室实验法与自然实验法的差别;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展;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2.考核要求:记忆和理解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心理学的性质、方法、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心理学的理论并且能了解普通心理学是其他心理学的基础。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机制
1.知识点:反射、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反射弧、兴奋、抑制、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经典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条件反射的建立;比较分析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如何跟踪脑学说的发展,认识大脑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脑是怎样进化的?脑的进化有那些一般的趋势。
2.考核要求:记忆和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网络;脑的三个主要机能系统;条件反射学说;人脑的高级神经活动规律。
第三章 感 觉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感觉的神经信息加工和感觉的种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关系及相关概念;视觉产生的机制、视觉现象;听觉的生理机制;其他感觉的内容;感觉的规律。记忆感觉、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韦伯定律、明度、颜色、颜色混合、色觉缺陷、视敏度、明适应、暗适应、后像、闪光融合、视觉掩蔽、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2.考核要求:分析感觉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分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关系;分析明适应和暗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分析同一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感觉之间的补偿作用。
第四章 知 觉
1.知识点:记忆知觉、数据驱动加工、概念驱动加工、特征捆绑、知觉相对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空间知觉、轮廓、图形识别、线条透视、对象重叠、空气透视、结构级差、运动视差、双眼视差、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运动后效、错觉。记忆和理解知觉的信息加工理论、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及知觉分类;知觉的特性;空间知觉的特性和不同空间知觉的种类;时间知觉的估计以及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运动知觉的不同表现;错觉的种类和理论。
2.考核要求:分析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怎样?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单眼线索主要有那些表现;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那些?
第五章 记 忆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外显记忆、内隐记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图像记忆、再认、回忆、遗忘、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记忆的准备性。记忆和理解记忆的作用;记忆的分类;记忆和理解感觉记忆的编码和保持;短时记忆的编码以及影响的因素;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和遗忘、提取;长时记忆的编码、存储、遗忘、提取;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和规律以及遗忘的原因;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记忆的品质。
2.考核要求:分析记忆与思考之间的关系;记忆的信息加工;如何评价一个人的记忆水平;如何有效的克服遗忘,提高记忆的效果。
第六章 思维和想象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思维的概念及特征;思维的过程和种类;表象的特征和作用;想象的功能和种类;概念的种类和结构理论,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三段论推理、线性推理和条件推理;记忆和理解:问题解决中的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思维、间接性、概括性、分析、综合、比较、抽象、辐合思维、发散思维、表象、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概念、推理、问题解决、定势、创造性。
2.考核要求:分析思维的特点;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系统化;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人的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是否有固定的模式;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培养人的思维品质。
第七章 意识和注意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意识的概念;意识的不同层面;睡眠的基本特征;睡眠失常有那些表现;失眠有那些表现;梦的心理学研究和梦的产生原因;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种类和注意的品质;注意的主要理论;注意的认知理论。记忆意识、失眠、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
2.考核要求:比较分析意识和注意的关系;分析如何调整人的失眠状态;梦产生的生理原因和精神因素;如何利用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在实践中的运用;分析注意的认知理论在学习生活中的意义;如何评价过滤器理论和衰减理论。
第八章 情绪和情感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情绪和情感的性质和功能;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情绪的脑机制;情绪的外部表现 表情;詹姆斯 兰格理论,坎农 巴德学说;阿诺德的“评定 兴奋”说;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情绪、情感、主观体验、生理唤醒、情绪的维度、情绪的两极性、激情、心境、应激、道德感、美感、理智感、表情。
2.考核要求: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以保持稳定、乐快的情绪状态;如何运用情绪理论解释情绪的产生的原因。
第九章 意志行动
1.知识点:意志、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挫折、退化,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行动的冲突;意志行动的阶段;挫折及其应对;意志的品质。
2.考核要求:分析动机与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意志行动的阶段;如何分析自己的意志品质;如何应对挫折,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方法。
第十章 个性和个性倾向性
1.知识点:理解和识记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的有关概念:区别和分析,个性的特点,理解研究个性的意义,需要的层次与结构,动机的复杂性以及兴趣的分类等内容,并能运用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知识,解释具体的有关的心理现象,阐述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的概念.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概念,了解需要的层次与结构:动机的复杂性,兴趣的分类等,分析动机的特点,需要与动机的关系和兴趣的作用。需要和动机的概念;马斯洛的需层次结构。动机的功能;动机与需要的关系;需要的结构理论;动机与行为效率关系;理解动机的本能理论、驱力理论、唤醒理论、诱因理论、认知理论;了解动机的种类。
2.考核要求:理解和识记个性概念;了解研究个性的意义;分析个性的特点以及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与综合:(1)研究个性的意义、(2)个性的形成与发展,(3)教育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理解,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调动学生的个体能动性,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一章 能 力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天才和才能的差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智力三元论: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如何测量人的能力;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能力、天才、才能、一般能力、特殊能力、流体能力、晶体能力、情绪智力、智商。
2.考核要求:分析能力、知识、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能力的因素学说;主要的智力理论有那些?其它主要观点和理论价值是什么?怎样根据智商来了解一个人在团体的位置?能力的个体差异那些?如何看待遗传、环境和教育对能力的发展各起什么作用;分析自己能力特点;在今后发展中更有效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第十二章 人格
1.知识点:记忆和理解:人格的结构,人格的特质理论和类型理论、层次理论、认知风格;如何进行人格测验?气质的特征、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气质类型的心理指标、气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记忆:人格、气质、性格、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2.考核要求:心理学家是如何界定人格的?人格的核心是什么:分析奥尔波特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比较两种人格理论模式的特点。人格的差异有那些方面?对照人格差异的特点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人格测验有那几种;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那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
《植物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植物形态解剖部分: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细胞分裂的类型和过程;组织的起源和类型;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发育和结构。
2、植物分类部分:通过要求对孢子和种子植物中各大类群和门的特征以及代表植物的结构、生活史、亲缘关系等有一基本认识,从而掌握一部分重要的科、属、种的特征、亲缘关系、分布和经济价值等知识,掌握识别种子植物的方法,建立起植物界发展演化的概念。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植物学》上下册,陆时万、吴国芳等编著,高教出版社,199年出版
2、参考书目
(1)《植物学》上下册,腾崇德编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2)《植物学典型题解析》,贺学礼编著,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年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植物学》上册:
考试范围共计4章:绪论 1、植物细胞和组织、2、种子和幼苗、3、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4、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以A (了解) B(理解) C(掌握与应用) D(熟练掌握)四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绪 论
植物界的划分(B)、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C)、学习植物的目的、方法和要求(D)。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D)、植物细胞的繁殖(A)、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C)、
植物的组织和组织系统(B)。
第二章:种子和幼苗
种子的结构和类型(C)、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A)。
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的功能及经济利用(D)、 根的类型(B)、 根的发育、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C)、
根瘤和菌跟(A)。
茎的功能及经济利用(D)、 芽的类型(B)、 茎的发育、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C)。
叶的功能及经济利用(D)、 叶的形态(D)、 叶的结构(C)、
叶的生态类型、落叶和离层(B)。
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及营养器官的变态(A)。
第四章: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植物的繁殖(B)、 花的概念及组成(D)、 花程式及花序(C)、
花药的发育及花粉粒的形成(A)、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A)、
开花、传粉与受精(C)、种子和果实(D)、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A)。
《植物学》下册:
考试范围共计8章:绪论 1、藻类植物;2、菌类植物; 3、地衣植物; 4、苔藓植物;5、蕨类植物;6、孢子植物小结;7、裸子植物;8、被子植物。
以A (了解) B(理解) C(掌握与应用) D(熟练掌握)四个层次为考试目标,具体如下:
绪 论
植物界的分门别类(D)、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命名(B)、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简介(A)。
第一章:藻类植物
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的特征(D), 蓝藻门、绿藻门、褐藻门等代表植物的特征、繁殖、生活史(C)、藻类植物其他门的植物(A)。
第二章:菌类
真菌的通性(D)、 真菌代表植物的特征、繁殖、生活史(C)、
细菌的特征、形态、构造、繁殖及在自然界的作用(B)、真菌在自然界作用(A)
第三章:地衣
地衣的通性、形态及构造(D)、 地衣的分类(C)、地衣的繁殖(B)、
地衣在自然界的作用(A)。
第四章:苔藓
苔藓植物的一般特征(D)、 苔纲、藓纲植物的一般特征、代表物的繁殖、生活史及两纲之间的比较(C)、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作用(B)、苔藓植物的发展史(A)。
第五章:蕨类植物
维管植物、蕨类植物的特征(D)、蕨类代表植物繁殖的特征、繁殖、生活史(C)、
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B)、蕨类植物的起源(A)。
第六章:孢子植物小结
孢子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D)、孢子植物的各方面的演化(B)、植物的起源(A)。
第七章: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D)、 裸子植物松柏纲中代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史、在自然界中的作用(C)、裸子植物与苔藓、蕨类植物的共同点(B)、 裸子植物起源与进化及孑遗植物(A)。
第八章: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的一般特征及分类原则(D)、常见科(木兰科、樟科、葫芦科、十字花科、蔷薇科、蝶形花科、芸香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的特征及代表物的主要特征、重要的经济价值(C)、科与科之间的特征比较(A)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理论,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 材:《政治经济学》,第二版,张维达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
2.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洪银兴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 导论
1.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
2.考核要求:
把握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规律与现实改革开放相结合。
第二章 商品
1.知识点: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
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考核要求:
理解基本概念;掌握相关基本原理并能够实际应用;能够用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第三章 货币
1.知识点: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形式及其演变。
货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形式和社会信用体系;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2.考核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了解货币的发展变化的历史必然性;能够用基本原理解释现实经济现象。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1.知识点: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成本价格和利润;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借贷资本和利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资本积累的源泉;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考核要求:
理解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掌握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明确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掌握成本价格的重要意义;理解参与剩余价值平均化的各项资本的作用;能够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经济案例的计算;理解资本有机构成下降同利润量上升同时存在的原因;掌握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后果。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1.知识点:
生产集中引起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国有制的性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考核要求:
理解垄断产生的基本动力;掌握垄断的基本特征;能够分析国家垄断的性质和作用;掌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内容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坚定社会主义必胜、资本主义必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知识点: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即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合作经济。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和两极分化。
2.考核要求:
扎实掌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解分析中国贫富差距同外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区别;能用基本原理进行事实材料分析评价;掌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势,掌握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区别。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知识点:
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向未来共产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2.考核要求: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理解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客观必然性;理解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现实意义;正确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
1.知识点:
资源配置方式;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
2.考核要求:
理解资源的构成及其特点;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不足;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完整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必须选择市场经济之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及其具体内容。
第九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制度
1.知识点:
市场的买方与卖方;市场需求:需要和市场需求及其弹性;市场供给:生产和有效供给及其弹性;资源配置与效率。
价值和价格;公共品价格和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价格调节机制和价格管理政策。
市场竞争及其功能;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市场竞争和风险;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
市场体系构成;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
市场秩序和规则;市场组织。
2.考核要求: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的理解与实用;以提高效率为目标配置资源;公共价格与市场竞争价格在形成上的区别;价格管理;掌握并应用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意义;了解市场体系的结构;把握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知识点:
微观经济活动主体;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产权;产权制度和微观经济运行;产权的可交易性。
企业财产制度;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企业的资本筹集和运用。
企业资本形态和资本循环;企业资本周转;资本保值增殖和企业再生产。
企业生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企业经营机制;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农户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中国农村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居民的收入行为;居民消费、储蓄和投资。
2.考核要求:
把握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区分财产与财富、资本与资产、财产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产权与物权等基本概念;掌握股份制经济的作用;理解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全面掌握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系统理论;准确计算企业资本周转的次数;理解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
1.知识点: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国经济建设的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世界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世界货币和汇率;国际收支和关税。
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对外进出口贸易;资本、技术、劳务在国际间流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2.考核要求:
掌握国际分工的特点;理解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方法和意义;分析中国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科学内涵。了解国际价值和世界市场价格的一般理论;理解汇率的基本理论和我国汇率变化的积极作用;理解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的意义。
第十二章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1.知识点:
社会总产出;社会总产出结构;社会总供给及影响因素。
社会总需求的内涵;社会总需求的形成;社会总需求结构;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条件。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宏观调控目标;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加强政府监管。
2.考核要求:
理解社会总产出、社会总需求等基本概念;分析影响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需求的因素;掌握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原因及其条件。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重点掌握宏观调控的目标、手段和政策。
第十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1.知识点: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社会再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
财富、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方式类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和基本途径。
2.考核要求:
掌握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的科学含义;理解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划分和价值划分;掌握社会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理论。能够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理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和现实情况。
第十四章 经济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知识点:
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科教兴国战略。
二元经济的涵义;二元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逐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和实现新兴工业化。
产业划分和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和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的外部性;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2.考核要求:
区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能够分析科教兴国的主要意义。掌握中国经济二元结构转变的必然性;理解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性。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大纲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最基本概念、计算机办公常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
[任务]
l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l 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配置和主要性能指标。
l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
l 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Microsoft Office中Word等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
l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方法。
l 具备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初步知识,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掌握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材与参考书目
1、教材
l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ISBN 7-5635-1056-7
l 《大学计算机实践教程》第二版,蒋加伏、沈岳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ISBN 7-5635-1057-5
2、参考书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02年版)应试用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编写组,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三、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计算机发展史及计算机分类。
l 掌握数制的概念: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表示及相互转换,二进制整数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l 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及其编码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的存储单位(位、字节、字),存储地址和寻址空间,字符与ASCII码,汉字及其编码。
l 了解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存储执行、组成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和总线(地址、数据、控制)。
l 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配置、板卡和主要性能指标:主机(中央处理器CPU、主存储器ROM、RAM)、计算机外存设备(软盘、硬盘、光盘)、输出输入设备(串并口、鼠标、键盘、显卡和显示器、打印机、声卡和多媒体设备)。
l 了解外存设备(软盘、硬盘、光盘等)的基本知识:磁道、扇区、簇、存储容量(KB、MB、GB、TB)、软盘的读写孔、写保护口。它们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l 掌握计算机软件基础:软件的发展历史、软件的定义及其分类——系统软件(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和应用软件(字处理、表处理、实时处理和各种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等)、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指令和程序的概念;简单程序的执行过程。
l 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办公自动化(OA)、生产自动化(CAD/CAM、CIMS等)、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人工智能(机器人、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检索等)、计算机模拟、各类计算机的辅助系统等。
l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的知识产权、有关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等。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其分类、病毒的由来和危害及对其的预防、常用杀毒软件和防毒卡等。
l 掌握多媒体初步知识:多媒体的基本知识、超文本及超媒体的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
l 常用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的英文缩写和短语。
二、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分类。
l 掌握文件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文件的分类(可执行文件和文档文件、磁盘文件和设备文件等)。
l 掌握文件的概念:记录、文件名、扩展名、盘符、路径。
l 掌握目录的概念:目录的树形结构、根目录、子目录、当前目录,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当前盘符及其转换。
三、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使用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Windows的发展历史,Windows中文版的功能和特点、运行环境和安装、启动和退出。
l 掌握Windows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桌面、图标、窗口和对话框的基本概念,菜单和工具栏,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剪贴板(Clipboard)的使用,Windows的帮助系统。
l 掌握Windows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文档)和文件夹概念,“Windows资源管理器“窗口。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操作(选定、更名文件和文件夹,创建、删除、显示、查找、移动、复制文件和文件夹,创建快捷图标等)。
l 掌握Windows控制面板的使用:设置显示器,设置字体,设置键盘和鼠标,设置日期和时间,输入法安装、选用和删除,设置打印机,添加新硬件,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
l 了解Windows的MS-DOS窗口:打开和返回,执行MS—DOS应用程序和命令。
l 了解Windows多媒体管理:多媒体的基本概念,Windows多媒体(“即插即用”功能,支持数字视频和MIDI,CD-ROM和DVD,支持Intel MMX技术),多媒体设备管理(CD—ROM驱动器、声卡和解压卡等),音频组件及其使用,视频组件及其使用。
四、文字编辑软件Word的基本知识和使用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文字处理软件的发展。
l 了解国家标准汉字编码的基本知识。
l 了解汉字输入的基本方法(拼音、五笔字型、区位等),能用一种汉字输入方法较熟练地输入汉字。
l 熟悉Word的功能和特点、运行环境及其启动和退出,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标题栏、菜单栏、常用工具栏、文本区、滚动条、状态栏、格式工具栏、按钮。
l 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创建一个新文档,保存文档,打开文档,选定文本内容,编辑文档(删除、移动和复制文本,撤销与重复编辑操作),查找、替换、自动更正与校对,文档的显示(普通、联机版式、页面和大纲显示)。
l 掌握文档的排版:选择视图,字符设定(字体、字型、字体大小、下划线类型、颜色、字体效果等字符格式和字符间距),字符格式复制,段落排版,项目符号和编号,设置分栏,设置样式,使用模版。
l 掌握文档的管理:保存文档文件,打开和关闭文档文件,查找文档文件,文档转换等。
l 掌握文档中的表格的制作:建新表(设定表格结构、编辑表格内容),修改表格结构(选择行、列或单元格、插入与删除、合并与拆分单元格、改变栏宽及行高),整表操作(选定整表、删除表格、拆分与合并表格、设置表格边框)。
l 掌握图文混排:图形的生成,图形的插入,图形的编辑和格式设置,绘制图形,艺术字的使用,公式编辑器的使用,图文框和文本框的使用。
l 掌握页面排版和打印文档: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设置页面(纸张大小、方向、来源,指定页面字数和行数,页边距),打印预览,选择打印方式和打印。
五、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Internet基础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等。
l 了解计算机通信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网络设备的功能。
l 熟悉计算机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的特点及基本组成,了解我国当前主要的网络系统。
l 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工作方式、提供的资源、起源和现状。
l 熟悉Internet的主要功能: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电子公告栏(BBS)等。
l 了解Internet网络地址:TCP/IP协议、IP地址、域名系统、E-mail地址、URL和HTTP。
l 了解连接Internet:主要的连接方式(仿真终端、电话拨号、网络连接),拨号入网条件,Modem的安装,配置拨号网络软件和TCP/IP,拨号连接Internet的设置和连接。
l 熟悉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的使用:IE的组成和安装,频道栏,IE的使用。
l 掌握电子邮件的使用:E-mail基础,Outlook Express的设置,邮件的建立与发送、阅读邮件。
六、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0中文版的基本知识和使用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Excel的功能和特点、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窗口的组成。
l 掌握工作表的建立: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数据输入(文本、数值和时间日期数据输入,数据自动输入,有效数据定义),使用公式和函数,数据编辑(数据的修改、清除、删除、复制和移动,单元格、行、列的插入和删除),新建、打开和保存工作簿。
l 掌握工作表的编辑:选取工作表,修改、删除、插入和重命名工作表,工作表的移动或复制,工作表窗口的拆分与冻结,公式的复制与自动填充,查找与替换,为区域命名。
l 掌握工作表的格式化:自定义格式化(设置数字格式、对齐格式、字体、边框线、图案、列宽和行高、条件格式),自动格式,格式的复制和删除。
l 掌握数据的图表化和地图:嵌入式图表和独立图表的概念,创建图表,图表的编辑,图表的格式化,创建地图(数据地图的概念,创建和修改地图,添加数据)。
l 掌握数据管理和分析:数据列表的概念和基本操作,分类汇总表,数据透视表。
l 掌握页面设置和打印:设置打印区域,分页和分页预览,页面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
七、中文演示软件PowerPoint 2000的基本知识和使用
[内容与要求]
l 了解PowerPoint 2000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启动和退出,建立演示文稿,保存和打开演示文稿。
l 掌握演示文稿的浏览和编辑:视窗切换,编辑幻灯片(选择、删除、复制、移动幻灯片)。
l 掌握格式化和美化演示文稿:幻灯片格式化(文字格式化、段落格式化、对象格式化、对象格式的复制),设置幻灯片外观(使用幻灯片、标题、讲义和备注母板,重新配角,应用设计模板)。
l 掌握动画和超链接技术:动画效果(幻灯片内动画设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演示文稿中的超级链接(创建超级链接,编辑和删除超级链接)。
l 放映和打印演示文稿:放映幻灯片(设置方式并执行演示),演示文稿的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