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文章来源:润知林 文章作者:润知林教育
时间:2017/7/3 16:18:59 浏览:11575次
宜春学院2017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目 录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
《大学囯文》课程考试大纲 2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考试大纲 3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 4
《新闻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6
经济与管理学院 8
《管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8
《财务会计》课程考试大纲 20
《会计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25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29
《C语言》课程考试大纲 29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31
医学院 34
《人体解剖学》课程考试大纲 34
《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45
音乐舞蹈学院 50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大学囯文》课程考试大纲
一、教材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大学国文》,姚电、康丽云、胡毓智主编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1、考试范围
《采薇》、《湘夫人》、《春江花月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闺怨》、《梁甫吟》、《月夜》、《长恨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定风波·莫听穿林》、《踏莎行·雾失楼台》、《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沈园二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雨巷》、《别赋》、《三戒(并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刘姥姥进大观园》、《西厢记·拷红》、
2、基本要求
1)能结合课文的有关段落进行分析论述;
2)掌握每篇课文的主要观点(或主旨)、思想内容等;
3)了解课文相关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基本知识;
4)领会课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或艺术表现手法;
5)赏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或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精彩词句与段落。
三、试卷题型:
(一)选择题
(二)名句赏析
(三)简答题
(四)分析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考试大纲
一、参考教材
《现代中国文学(1998—1949),第二版》,乔以钢总主编,罗振亚、李锡龙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二、主要内容
1、“小说界革命”
2、文学革命的发难
3、同复古派的理论斗争
4、新诗的尝试与小说的革新
5、《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创作
6、《女神》:狂飙突进的自由宣言
7、文学社团的竞相发展
7、闻一多、徐志摩和李金发
8、郁达夫的自传小说
9、左联的成立及其历史成就
10、《子夜》:都市文学的扛鼎之作
11、老舍:市民文学的集大成者
12、巴金:为青春立像
13、沈从文:建构人性的庙宇
14、艾青及20世纪30年代诗歌大潮
15、色彩纷呈的小说流派
16、战时文学的民族化选择
17、崇高的山:七月诗派
18、深沉的河:穆旦为代表的西南联大诗人群
19、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探索
20、古为今用:历史剧的兴盛
21、新儒林外史:《围城》
22、奇迹:张爱玲现象
三、考试题型
1、选择填空;2、名词解释;3、问答题;4、论述题分析题。
《现代汉语》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教材
《现代汉语》(增订二版)(上、下册),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校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概述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现代汉语方言
3、现代汉语的特点
第二章 语音
第一节 1.性质2.语音单位3.汉语拼音方案
第二节 声母的发音
第三节 1.韵母的发音2.押韵
第四节 1.调值和调类2.普通话的声调
第五节 1.音节的结构2.音节的拼写规则
第六节 1.变调2.轻声3.儿化
第三章 文字
第二节1.汉字形体的演变2.现行汉字的形体
第三节1.构造单位2.笔顺3.造字法
第四节 汉字的整理
第五节 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单位
第三节 义项
第四节 1.语义场 2.同义义场和同义词 3.反义义场和反义词
第六节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第七节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第五章 语法
第一节 语法单位和句子成分
第二节1.词类的划分2.实词3.实词的运用
第三节1.虚词2.虚词的运用3.词类小结
第四节1.短语及其分类2.短语的结构类3.多义短语
第五节1.主语 谓语2.动语 宾语3.定语4.状语5.补语6.中心语
7.独立语
第六节1.句类2.句型3.几种动词谓语句4.句子的变换5.句子分
析例解
第七节.常见的句法失误
第八节1.复句的类型2.多重复句
第六章 修辞
第四—八节.辞格
第十节.语体风格
三、考试形式及题型
1.考试形式为闭卷
2.题型为: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分析比较题、改错题、简答题
《新闻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高教出版社2006、12第二版)
二、考试大纲内容
绪论
了解新闻学的研究对象、重点、中心议题
第一章 新闻活动
了解新闻活动的起源、渠道
第二章 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点;两种新闻定义;新闻的本源;新闻要素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信息的特点;信息量;信息与客观报道
第四章 新闻与宣传
了解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第五章 新闻与舆论
舆论的定义和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
第六章 新闻媒体的产生
中国古代社会新闻传播工具;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报纸、广播、电视的产生;近代中文报纸产生的特殊性
第七章 当代世界传媒业
了解当代世界传媒业概况,西方国家著名的通讯社、报纸、电视台和媒体集团
第八章 当代中国传媒业
了解中国传媒业概况,当代中国著名的报纸、电视台、通讯社
第九章 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生产力水平决定新闻传媒业的水平;了解报纸、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媒体的多样化及新闻体裁的多样化
第十章 新闻媒体的性质
理解新闻媒体的双重性,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了解中国新闻传媒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第十一章 新闻媒体的功能与效果
新闻媒体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体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新闻媒体的传播效果
第十二章 新闻媒体的受众
受众的特点;受众的细分
第十三章 新闻学的主导性理论
了解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社会责任论、客观主义理论和公共新闻学的基本含义及现实困惑
第十五章 中国新闻媒体的工作原则
理解中国新闻媒体的党性原则
第十六章 新闻选择
新闻学关注于新闻选择;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第十七章 传媒业的管理和经营
媒体核心竞争力和媒体公信力;媒体的三种所有制和三种管理方式;媒体的三种运行模式;集约化——媒体经营的基本路径
第十九章 新闻工作者的修养与职业道德
了解中国新闻传媒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理解新闻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周三多主编、陈传明副主编,《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管理学》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斯蒂芬·P·罗宾斯著,《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著,《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该课程是教育部制定的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院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共同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管理的一般规律性。另外,该课程是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十分强调实践性。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法为指导,掌握在管理过程中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理解在管理过程中应遵循的思路和原则,掌握课程中学习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并能够加以灵活运用,增强管理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理论性、系统性与实践应用性的结合,针对我国的管理实践,同时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三、学时分配
章节 |
课程内容 |
学时 |
1 |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
4 |
2 |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
4 |
3 |
全球化与管理 |
4 |
4 |
决策与决策方法 |
4 |
5 |
计划与计划工作 |
4 |
6 |
计划的组织实施 |
2 |
7 |
组织设计 |
6 |
8 |
人力资源管理 |
4 |
9 |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
4 |
10 |
领导理论 |
4 |
11 |
激励理论 |
4 |
12 |
沟通理论 |
4 |
12 |
控制过程与有效控制 |
4 |
14 |
创新 |
4 |
15 |
案例分析 |
6 |
|
合计 |
60 |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加以案例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
二、管理的职能
三、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第二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二、行为管理理论
三、数量管理理论
四、系统管理理论
五、权变管理理论
六、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七、管理理论新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明确管理学的基本问题,弄清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掌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理解管理的职能和管理者角色。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形成及内容,掌握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理解“行为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3.教学重点:
管理的职能;管理的角色与技能;管理概念的理解;管理者的角色西方传统管理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的内容
4.教学难点:
科学管理理论的实质
5.教学建议:
可考虑结合案例来理解管理和管理职能。可采用比较的方式对各派理论进行分析论述
第二章 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管理与伦理道德
一、伦理道德的真谛
二、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第二节 几种道德观
一、 功利主义道德观
二、 权利至上道德观
三、 公平公正道德观
四、 社会契约道德观
五、 推己及人道德观
第三节 管理道德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一、 管理道德的特征
二、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一、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二、 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三、 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四、 设定工作目标
五、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六、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七、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八、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五节 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企业的价值观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符合道德的管理的特征以及影响道德伦理的因素,理解符合道德的具体企业行为,学会应用如何改善企业的道德行为
3.教学重点:
道德管理的特征,改善道德行为的途径,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
4.教学难点:
道德行为的具体体现
5.教学建议:
可以结合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使学生了解管理道德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行为不符合管理道德对企业带来的危害,加强学生对管理道德的认识。
第三章 全球化与管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全球化内涵
第二节 全球化与管理者
一、全球化管理的环境因素
二、全球化管理者的关键能力
第三节 全球化与管理职能
一、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决策
二、全球化经营的组织模式
三、全球化经营的领导风格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球化的环境因素及领导者的关键能力,掌握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及所需要的领导风格
3.教学重点:全球化的环境因素,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4.教学难点: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
5.教学建议:视频教学、案例分析。
第五章 决策与决策方法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决策与决策理论
一、 决策的定义
二、 决策的原则
三、 决策的依据
四、 决策的理论
第二节 决策过程
第三节 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决策方法
一、 定性决策法
二、 定量决策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决策理论的演变过程,掌握决策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决策的方法
3.教学重点:决策的类型,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
4.教学难点:风险型决策法,不确定型决策法
5.教学建议:可以举若干决策方法的例子来分析
第六章 计划与计划工作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计划的概念、性质
一、计划的概念
二、计划与决策
三、计划的性质
第二节 计划的类型
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二、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
三、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四、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五、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第三节 计划编制过程
一、确定目标
二、认清现在
三、研究过去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重要前提条件
五、拟定和选择可行的行动计划
六、制定主要计划
七、制定派生计划
八、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计划工作的性质和计划编制过程有一个了解,掌握不同类型的计划
3.教学重点:计划工作的性质;制定计划的程序;计划、预测和决策的关系。
4.教学难点: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5.教学建议:可考虑让学生通过制定大学学习计划来实践。
第七章 战略性计划与计划的实施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战略环境分析
一、外部一般环境
二、行业环境
三、竞争对手
四、企业自身
五、顾客(目标市场)
第二节 战略性计划选择
一、基本战略
二、成长战略
三、防御性战略
第四节 计划的组织实施
一、 目标管理
二、 滚动计划法
三、 网络计划技术
2.教学基本要求:
战略管理是当今企业面临的重要管理课题之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战略计划的制定有一个初步认识。对计划的组织实施的各种手段,如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网络计划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把握。
3.教学重点: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目标管理,网络计划技术
4.教学难点:战略环境分析,战略选择,网络计划技术
5.教学建议:
本章为核心内容,应结合案例详细讲解,网络计划技术较难,建议加以适当练习。
第八章 组织设计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 组织设计的必要性分析
二、 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
三、 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组织的部门化
一、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
二、 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组织的层级化
一、 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
二、 集权与分权
三、授权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组织有一个基本认识,掌握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运用于实践之中。
3.教学重点: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部门化的各种形式及其区别区别,集权的弊端,分权及其实现途径
4.教学难点:组织设计的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5.教学建议:可以本学校的组织结构或者某一组织的结构为例来讲解。
第九章 人力资源管理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人力资源计划
一、 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二、 人力资源计划的过程
三、 人员配备的原则
第二节 员工的招聘与解聘
一、 招聘的标准
二、 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第三节 员工培训
一、 员工培训的目标
二、 员工和管理人员培训的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理解人员配备的原则,着重掌握管理人员选聘、考评和培训的内容、方法以及注意的问题。
3.教学重点:管理人员选聘、考评和培训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4.教学难点:彼得原理
5.教学建议:可举例说明人员配备的原则,课堂模拟管理人员的选聘。
第十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组织变革的规律
一、 组织变革的动因
二、 组织变革的类型和目标
三、组织变革的内容
第二节 管理组织变革
一、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二、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管理
第三节 组织文化及发展
一、 组织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二、 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三、 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内容及过程、阻力、管理。掌握组织文化的特征、结构与功能及如何塑造组织文化。
3.教学重点: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动因,组织文化的结构、塑造。
4.教学难点:组织变革的阻力、组织文化的塑造。
5.教学建议:可通过不同的案例来分析。
第十一章 领导内涵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领导的内涵
一、 领导和管理
二、 领导的作用
三、 领导权力的来源
第二节 领导风格类型
一、 按权力运用方式来分
二、 按创新方式划分
三、 按思维方式划分
第三节 领导理论
一、 领导特性论
二、 领导行为
三、领导情景论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领导的内涵和领导的基本理论,为将来在实践中能更好地发挥领导职能的作用。
3.教学重点:领导权力的来源,领导理论
4.教学难点:领导情境论
5.教学建议:重点介绍在不同环境下的有效领导方式和方法。
第十二章 激励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激励原理
一、 激励的概念与对象
二、 激励与行为
三、 激励产生的内因和外外因
第二节 激励的需要理论
一、 需要层次理论
二、 双因素理论
三、 成就需要论
四、 X理论和Y理论
第三节 激励的过程理论
一、 期望理论
二、 公平理论
三、 强化理论
第四节 激励实务
一、 薪酬管理
二、 员工持股计划
三、 灵活的工作日
四、 目标管理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领导必须善于适用激励手段,了解激励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3.教学重点:激励理论,激励实务
4.教学难点:公平理论,期望理论
5.教学建议:可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介绍,并结合自身进行需要与激励分析。
第十三章 沟通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组织中的沟通
一、 沟通的重要性
二、 沟通过程
三、 沟通的类别
第二节 沟通管理
一、 有效沟通的障碍
二、有效沟通的实现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沟通对领导及管理者的重要性,明确沟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教学重点:沟通过程,沟通的类别,有效沟通的障碍
4.教学难点:沟通过程,有效沟通的障碍
5.教学建议:可运用一个有关沟通的教学小游戏进行介绍。
第十四章 控制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控制原理
一、 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
二、 控制的类型
第二节 控制过程
一、 确立标准
二、 衡量工作成效
三、 纠正偏差
第三节 有效控制
一、 适时控制
二、 适度控制
三、 客观控制
四、 弹性控制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和掌握控制的基本理论、类型、方法、过程和要求,进而发挥控制职能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3.教学重点:控制的过程和类型,控制的要求,
4.教学难点:控制的类型,有效控制
5.教学建议:通过比较不同类型控制的优缺点来使学生掌握控制的类型。
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一、 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二、 创新与维持的关系及其作用
三、 创新的类别与特征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 目标创新
二、 技术创新
三、 制度创新
四、 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
五、 环境创新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一、 创新的过程
二、 领导创新
三、 创新管理的技能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创新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了解创新的职能和内容,把握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3.教学重点:创新职能的内容,创新的过程,创新的组织。
4.教学难点: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5.教学建议:可用提问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如何进行案例分析
一、 管理学案例分析的重要性
二、 管理学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通过几个典型的管理学案例来得出本书几个重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 具体案例1
二、 具体案例2
三、 具体案例3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学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基本步骤,并且学会熟练的分析具体的管理学案例。
3.教学重点: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步骤
4.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管理学案例进行分析
5.教学建议:可采用课堂讨论法和课后实践法。
1、教材:
《中级财务会计》(朱清贞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财务会计》(陈信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
2、参考书: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财务会计学》(戴德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第一章:总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财务会计及其目的
第二节 企业会计准则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第四节 财务报告要素
第五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什么是财务会计、其目的是什么。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前提、要素与质量要求。
第二章: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货币资金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
掌握: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分类及其在不同情况下的账务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
货币资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第三章:应收款项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应收票据
第二节 应收账款
第三节 预付和其他应收款项
第四节 坏账损失
第五节 应收债权融通
2、教学基本要求:
明确:应收款项的类别及其定义。
重点掌握:各项应收款项的会计分录编制。
3、教学重点难点: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和应收债权融通业务核算。
第四章:存货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存货概述
第二节 存货的计量
第三节 原材料
第四节 其他存货
第五节 存货清查
第六节 存货期末计价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存货的定义及其分类。
掌握:各类存货的入账及其账务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
各类存货的业务核算及期末计价。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长期股权投资在不情况下的会计分录编制。
第六章:固定资产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折旧
第四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第五节 固定资产处置、清查及减值
2、教学基本要求:
明确:固定资的定义
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折旧、后续支出以及处置、清查和减值的业务核算。
3、教学重点难点: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以及处置、清查有减值业务的核算。
第七章: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无形资产
第二节 商誉
第三节 长期待摊费用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的定义。
掌握:无形资产、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业务核算。
3、教学重点难点:
无形资产的资本化与费用化、商誉和长期待摊费用的业务核算。
第八章:流动负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流动负债概述
第二节 短期借款
第三节 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
第四节 应付职工薪酬
第五节 应交税费
第六节 其他流动负债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流动负债的定义与分类。
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和其他流动负债的业务核算。
3、教学重点难点: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和其他流动负债的业务核算。
第九章:非流动负债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非流动负债概述
第二节 借款费用
第三节 长期借款
第四节 应付债券
第五节 长期应付款及专项应付款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借款费用、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业务的核算。
3、教学重点难点:
借款费用、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业务的核算。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第二节 实收资本
第三节 资本公积
第四节 留存收益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及分类。
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业务核算。
3、教学重点难点: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的业务核算。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收入
第二节 费用
第三节 利润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性质与类别。
掌握: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业务核算。
3、教学重点难点:
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业务核算。
第十二章:财务报表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 附注
2、教学基本要求:
明确: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3、教学重点难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附注的编写。
第十三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
1、基本内容: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变更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第三节 前期差错更正
2、教学基本要求:
重点掌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基础会计学》(林斌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
《会计学基础》(刘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版)
2、参考书:
《基础会计》(孙铮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
《基础会计》(陈国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3版)
第一章:总论
基本内容:
会计的含义和特点,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的含义和特点;熟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的对象、会计的任务和方法。
了解企业会计制度的实质和基本精神;熟悉会计基本前提;掌握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和核算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和核算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1、基本内容:
会计要素,会计基本等式,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分类及及其相互关系。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会计要素定义、特征和具体内容,掌握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和会计等式的作用,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账户的设置原理和基本结构。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等式的含义、会计基本等式的恒等关系、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应用。
第三章:复式记账
1、基本内容: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计分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记账方法;熟悉复式记账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第四章: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核算
1、主要内容:
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投入资本的核算,借入资本的核算);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与结转);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材料费用的核算,工资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销售业务核算(产品销售的核算,其他销售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利润的构成,利润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内容,熟悉资金筹集业务、生产准备业务、产品生产业务、产品销售业务及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内容,掌握各种业务的核算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五章:会计凭证
1、基本内容:
会计凭证概述,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作用,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熟悉记账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填制要求和审核;掌握原始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填制要求和审核。
3、教学重点难点:
记账凭证的分类、基本内容、填制方法、填制要求和审核。
第六章:会计账簿
1、基本内容:
会计账簿概述,账簿设置的原则和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错账的更正方法,对账和结账。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分类;熟悉账簿设置的原则和登记方法;掌握账簿的登记规则与错账的更正方法,掌握对账和结账的程序和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账簿设置的原则和登记方法;账簿的登记规则与错账的更正方法。
第七章:财产清查
1、基本内容:
财产清查的概念,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的种类,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财产物资盘存制度;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实物的清查方法,库存现金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财务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理解财产清查必要性、意义和种类,理解和掌握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以及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和账务处理。通过学习,达到掌握财产清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3、教学重点难点:
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实物的清查方法,库存现金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程序,财务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第八章:财务报表
1、基本内容:
财务会计报告的意义、内容及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其分类;熟悉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熟悉会计报表的构成、会计报表附注的构成;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特点和编制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第九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1、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和种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异同。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熟悉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账务处理程序、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掌握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异同。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
第十章:会计工作的组织
1、基本内容:
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与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会计法规制度会计档案。
2、教学基本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掌握我国会计工作在机构、人员以及制度法规方面是如何组织运行的。了解我国会计机构的分类与运行,熟悉各类会计人员的工作分类,掌握我国会计法规制度的内容与类别。
3、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会计法规制度的内容和分类。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C语言》课程考试大纲
(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二)考试要求:闭卷考试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谭浩强编著:《C程序设计》(第四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
2、谭浩强编著:《C程序设计(第四版)学习辅导》清华大学出版社
(四)课程主要内容
一、 C语言概述
1、C语言的特点
2、简单的C程序介绍
3、上机步骤
二、程序的灵魂--算法
1、算法概念、特性
2、如何表示一个算法
3、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三、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1、C语言的数据类型
2、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
3、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
4、逗号运算符与逗号表达式
四、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
1、C 语句概述
2、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3、赋值语句
4、数据输出
5、数据输入
6、程序举例
五、逻辑运算与判断选取控制
1、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3、if 语句
4、Switch 语句
5、程序举例
六、循环控制
1、goto语句
2、while 语句
3、do-while 语句
4、for 语句
5、循环的嵌套
6、break 语句和continue语句
7、程序举例
七、数组
1、一维数组的定义与引用
2、二维数组的定义与引用
3、字符数组的定义与引用
4、程序举例
八、函数
1、函数概述
2、函数参数与函数的值
3、函数的调用
4、函数的嵌套
5、函数的递归
6、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
7、动态存储变量与静态存储变量
8、内部函数与外部函数
9、程序举例
九、编译预处理
1、宏定义
2、文件包含处理
3、条件编译
十、指针
1、指针的概念
2、变量的指针与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3、数组的指针与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4、字符串的指针与指向字符串的指针变量
十一、结构体与共同体
1、结构体
2、共用体
《数据结构》课程考试大纲
(一)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清华大学 管致锦 数据结构(C++语言版)
(四)课程主要内容
一、 绪论
考试内容
数据结构 抽象数据结构 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 算法 算法的特性 算法设计的要求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考试要求
1. 了解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地位和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术语。
3. 掌握算法的描述和分析算法。
二、 线性表
考试内容
线性表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 线性结构的特点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初始化,插入,删除等)
考试要求
1. 了解线性表的基本特点和逻辑结构。
2. 掌握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 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三、 栈和队列
考试内容
栈 栈的特点 栈的表示和实现 栈的基本应用 队列 队列的特点 队列的表示和实现 队列的应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栈和队列的特点。
2. 了解栈和队列的应用。
3. 掌握栈和队列的各种表示和实现方式。
4. 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
四、 树和二叉树
考试内容
树的结构定义和存储结构 树的基本术语 二叉树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叉树的性质 二叉树的存储结构 二叉树的遍历 线索二叉树 哈夫曼树及应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树和森林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掌握二叉树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
3. 掌握二叉树的线索化。
4. 掌握哈夫曼树的构造方法和应用。
五、 图
考试内容
图的定义 图的基本概念 图的存储结构 图的遍历 图的最小生成树 拓扑排序 关键路径 最短路径
考试要求
1. 了解图的特点和图的基本概念。
2. 了解图的基本应用。
3. 掌握图的各种存储结构。
4. 掌握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搜索遍历算法。
5. 掌握图的最小生成树算法。
6. 学会利用拓扑排序解决问题。
7. 掌握关键路径和最短路径算法及应用。
六、 查找
考试内容
查找表 关键字 查找 顺序表的查找 有序表的查找 哈希表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 处理冲突的方法 查找性能的分析
考试要求
1. 了解各种查找表和查找树的特点和查找性能。
2. 掌握查找表和查找树的查找方法。
3. 掌握哈希表的构造方法、查找过程、处理冲突的方法。
4. 能熟练分析各种查找算法的特点。
七、 内部排序
考试内容
排序 直接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 2-路插入排序 表插入排序 希尔排序 快速排序 简单选择排序 树形选择排序 堆排序 归并排序 基数排序
考试要求
1. 掌握各种插入排序算法及性能。
2. 掌握快速排序算法及性能。
3. 了解选择排序算法过程及性能。
4. 了解基数排序算法过程及性能。
5. 掌握归并排序算法及性能。
6. 能够熟练比较各种算法的性能。
医学院
《人体解剖学》课程考试大纲
绪 论
熟悉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并了解其范围,分科及发展前沿。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掌握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了解正常、异常、变异和畸形的一般概念。
第一篇 运动系统
熟悉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了解其基本功能:支持、运动杠杆、枢纽、动力保护。
第一章 骨学
第一节 总 论 一、了解骨骼的概念 二、熟悉骨的分类。掌握骨的一般形态、构造和功能。熟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了解骨的生长发育,表面形态及可塑性。了解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一般配布。
第二节 中轴骨 熟悉中轴骨的组成及分部。一、躯干骨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分部和功能,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点。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分部、结构和功能。了解第一肋骨和第二肋骨的形态特征、掌握胸骨的形态结构与分部。二、颅 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分部和功能。1、分离颅骨:掌握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并了解其分部。2、颅的整体观:熟悉颅顶的外面观与内面观。掌握颅底内面观三个颅窝的境界及重要结构。掌握颅底外面观。熟悉眶的构成、形态及其孔裂、掌握骨性鼻腔的组成及鼻旁窦的开口位置。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并了解其生后变化。3、掌握中轴骨的重要体表标志——第七颈椎及胸椎棘突、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枕外隆凸、舌骨等。
第三节 附肢骨 掌握附肢骨的组成及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 一、上肢骨:掌握上肢带骨锁骨与肩胛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掌握自由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熟悉腕骨,掌骨及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和排列。二、下肢骨:掌握下肢带骨髋骨的组成、形态、结构与位置。掌握跗骨的排列及其基本形态,了解跖骨、趾骨的基本形态,位置与排列。三、掌握附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锁骨、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骨与尺骨茎突、豌豆骨、掌骨头、髂嵴、髂前上棘、骼后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髌、胫骨粗隆、腓骨头、内外踝、跟骨结节、舟骨粗隆。
第二章 关节学
第一节 总 论:熟悉骨连结的形态分类并了解其功能意义。熟悉直接连结的分类,掌握间接连结或关节的基本构造、辅助结构、运动并熟悉其功能、分类以及稳固性与运动灵活性的辨证关系。了解关节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一般配布。
第二节 中轴骨骼的连结:一、躯干骨的连结:了解椎骨的连结概况、掌握椎间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意义。掌握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附着与功能。掌握椎骨关节突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各部的特征。了解其它韧带的位置。掌握脊柱的组成、分部正常弯曲及功能、了解各方面观的形态及运动特点。熟悉肋与脊柱和胸骨的连结。熟悉骨性胸廓的外形与各径。掌握胸廓上、下口形态及组成。了解骨性胸廓的年龄性变化时性别特征。 二、颅的连结:熟悉颅的连结主要形式一缝,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第三节 附肢骨的连结:掌握胸锁关节、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拇指腕掌关节、骶髂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形态结构特点及运动。了解其它关节的形式和运动。掌握足弓的构成及其功能。
第三章 肌学
第一节 总 论 掌握骨骼肌的形态、结构、起止和作用。熟悉肌群的配布原则和相互关系,了解重力在肌运动中的作用,了解肌的命名原则,辅助装置及其血管神经的配布。
第二节 躯干肌 了解躯干肌的分部和分层概况。一、背肌:了解背部浅、深层肌的位置和组成,了解背部筋膜的位置和配布、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骶棘肌)的位置外形、起止。二、颈肌:了解颈肌的位置、分群、各群肌的组成和功能。掌握胸锁乳突肌和前斜角肌的位置与基本作用。三、胸肌:了解胸上肢肌、胸固有肌的位置和组成。掌握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肋间内、外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和基本作用。四、隔:掌握隔的位置、外形、结构特点(中心腱、三个裂孔、薄弱区)和功能。五、腹肌:熟悉腹前外侧肌群的位置、分层和组成。掌握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模肌和腹直肌的起止概况,形态特点、所在部位和基本功能。熟悉腹直肌鞘的组成和特点,熟悉腹股沟管及腹横筋膜的组成及位置,了解腹后肌群的位置、组成和作用。六、盆底和会阴肌(见生殖系)七、掌握躯干肌的肌性标志: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骶棘肌)、胸大肌、腹直肌和胸锁乳突肌。
第三节 头 肌:一、表情肌:了解表情肌的组成、熟悉其分布特点和功能。二、咀嚼肌:掌握咀嚼肌的组成、咬肌、颞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第四节 上肢肌:了解上肢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概况。一、上肢带肌:了解肩带肌的位置、组成和功能,掌握三角肌和大圆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和作用。二、臂肌:了解臂肌的分群和组成及作用。掌握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和作用。三、前臂肌:了解前臂肌的分群、分层排列和作用。掌握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后肌的位置、起止概况及作用,熟悉前臂其它各肌的位置与作用。四、手肌:熟悉手肌的分群和各肌的位置与作用。五、掌握上肢肌的肌性标志(三角肌、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侧腕屈肌腱、拇长展肌腱、拇短伸肌腱和指总伸肌腱。)了解腋窝、三边孔、四边孔、肘窝和腕管的组成与境界。
第五节 下肢肌 了解下肢肌的分部。分群、分层和排列概况。
一、髋肌:了解髋肌的位置、组成和功能,掌握臀大肌和髂腰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熟悉梨状肌的位置。二、大腿肌:了解大腿肌的分群和各群肌的组成与功能,掌握肌四头肌、缝匠肌、长收肌、大收肌、肌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位置、形态特点,起止概况和作用。三、小腿肌:了解小腿肌的分群和各群肌的组成及功能,掌握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足母长伸肌、腓骨长、短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概况与作用,了解小腿肌后群深层各肌的位置与作用。四、足肌:了解足肌和足底肌的分群、位置与作用。五、掌握下肢肌的肌性标志(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腱、半腱肌腱、半膜肌腱、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足背的趾长伸肌腱和踇长伸肌腱)、熟悉股三角、收肌管和腘窝的组成、境界。
第二篇 内脏学
第一章 总论
熟悉内脏的概念(范围、结构特点、主要功能),了解内脏各系统之间以及与身体其它系统之间的关系。了解内脏的一般形态和构造。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
第二章 消化系统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第一节 口腔:了解口腔的分部及其境界,了解唇、颊和腭的形态,掌握口咽峡的构成。熟悉乳牙和恒牙的牙式,掌握牙的形态和构造,掌握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了解舌肌的一般配布和功能,掌握颏舌肌起止、位置和作用,掌握大唾液腺的形态、位置及导管开口部位。
第二节 咽: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以及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熟悉各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了解咽壁的构造。
第三节 食管: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包括距切牙的距离),了解食管的构造。
第四节 胃:掌握胃的形态、位置、了解胃壁的构造。
第五节 小肠:熟悉小肠的分部,掌握十二指肠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特征、空肠、回肠的位置、形态及各结构特点、了解肠壁的构造。
第六节 大肠:掌握大肠的分部及结肠的分部、位置及形态结构特点、掌握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形态和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掌握直肠的形态、位置和构造。
第七节 肝:掌握肝的形态(分叶、肝门)、位置(成人、小儿)、熟悉其毗邻,了解其主要功能和肝段的概念,熟悉其体表投影。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了解胆囊的功能,掌握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总管及胰管的汇合,开口部位及胆汗的排放途径。
第八节 胰:掌握胰的形态、位置、了解其主要功能。
第三章 呼吸系统
熟悉呼吸系统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 鼻:熟悉外鼻的形态结构、掌握鼻腔的分部及各部形态结构、掌握鼻旁窦的位置及开口部位,了解各窦的形态特点。
第二节 咽与喉:咽(见消化系统)掌握喉的位置、主要体表标志,熟悉其功能性别差异及年龄变化,了解喉的软骨、连结及喉肌的位置和作用,掌握喉腔的形态结构、了解活体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
第三节 气管与主支气管:掌握气管的位置及形态构造特点,掌握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差异。
第四节 肺:掌握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熟悉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第五节 胸膜:掌握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掌握胸膜的分部及胸膜的位置、熟悉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 纵隔:了解纵隔的概念、熟悉纵隔的区分及其组成。
第四章 泌尿系统
熟悉泌尿系统的组成、了解其主要作用。
第一节 肾:掌握肾的形态、构造及位置。熟悉肾的被膜与毗邻、了解肾段的概念及肾的体表投影。
第二节 输尿管:掌握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及在盆部(尤为女性)的主要毗邻,掌握输尿管的狭窄。
第三节 膀胱: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了解膀胱壁的构造,掌握膀胱三角的界限、结构特点、主要意义,了解膀胱位置及毗邻关系。
第四节 尿道:掌握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男性尿道见男性生殖系统)。
第五章 男性生殖系统
熟悉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第一节 内生殖器:掌握睾丸及附睾的形态和位置、熟悉睾丸和附睾的构造。了解睾丸的下降概况,掌握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部和行径,熟悉射精管的合成、 行径、位置及开口部位,了解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掌握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熟悉前列腺的分叶、被膜及年龄变化,了解尿道球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
第二节 外生殖器:熟悉阴囊的形态构造,掌握阴茎的分部及构造,熟悉海绵体的构造,阴茎皮肤的特点。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各部形态、结构特点、三个狭窄、三个膨大和两个弯曲。
第六章 女性生殖 系统
掌握女性生殖器的分部、各部所包括的器官,了解其功能。
第一节 内生殖器:掌握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了解其形态构造的年龄变化,掌握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形态结构特点。了解其功能,掌握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了解子宫壁的构造及其年龄变化,掌握阴道的形态位置以及阴道穹的组成与毗邻。
第二节 外生殖器:熟悉外生殖器的形态结构,掌握阴道口及尿道口的位置。
<附>乳房:掌握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了解其一般位置。
<附>会阴:掌握会阴的概念和分部。
第七章 腹膜
掌握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熟悉其功能,熟悉腹膜与膜、盆腔脏器的被覆关系。掌握大网膜、小网膜、网膜囊、网膜孔的位置。掌握小网膜的分部,了解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了解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熟悉各韧带名称、位置和构成。掌握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掌握直肠子宫陷凹和直肠膀胱陷凹的位置。
第三篇 脉管学
掌握脉管系的组成,熟悉其形态特点,了解其主要功能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掌握心血管系的组成,了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了解血管吻合和侧支循环的概念。
第二节 心脏:掌握心脏的位置、外形、心脏各腔的形态结构、房间隔与室间隔的形态结构,熟悉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末闭的常见部位了解心壁的构造,掌握心纤维骨骼,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位置和功能、掌握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重要分支(前后室间支、旋支、窦房结支和房室结支)的分布区域。了解心大、中、小静脉的收集范围、行程、注入部位、掌握冠状窦的位置与开口,熟悉心脏的体表投影,掌握心包的构成及心包裸区的部位。
第三节 动脉:掌握动脉的概念,了解动脉在人体中的分布规律。
一、肺循环的动脉:掌握左、右肺动脉的行径及动脉韧带的位置。
二、体循环的动脉:(一)升主动脉:掌握升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和分支(二)主动脉弓:掌握主动脉弓的起止、位置和三大分支 1、颈总动脉:掌握左、右颈总动脉的起始、位置和行径。了解其体表投影。 掌握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形态位置与功能概况.掌握颈外动脉主要分支的行径和分布,熟悉颈内动脉颈部的行径。 2、锁骨下动脉及上肢的功脉:掌握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并了解其体表投影。熟悉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分布和体表投影。(三)主动脉胸部: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和行程、掌握肋间后动脉的行径和分布,了解支气管动脉管和食管动脉的行径。(四)主动脉腹部:掌握腹主动脉的起止,行径和分支,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及其分支的起始,行程和分布范围,熟悉肠动脉的配布特点。了解隔下动脉、腰动脉和肾上腺动脉的分布。掌握肾动脉、睾丸动脉或卵巢动脉的行程和分布(五)髂总动脉:掌握髂总动脉的起止和行径,掌握子宫动脉,阴部内动脉的行径和分布,了解髂内动脉其它分支的分布概况,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月国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熟悉股深动、腹壁下动脉、腓动脉的起始、行径和分布,了解足底内外侧动脉的行径、足底弓的组成。 了解股动脉的体表投影。掌握颞浅、面、颈总、锁骨下、肱、桡、股和足背动脉的搏动点及常用压迫止血点。
第四节 静脉:掌握静脉的概念,静脉系的组成及静脉的结构特点。了解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和导静脉等)的特点。一、肺循的静脉:了解左右肺静脉的行径。二、体循环的静脉:1上腔静脉系: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的起止、行径及主要属支。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以及颈外静脉的行 径,了解上肢其它深静脉。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行径及注入部位。掌握奇静脉的起止、行径。了解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 行径。了解椎静脉丛的位置、交通和结构特点。2下腔静脉系:掌握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起止和行径。掌握肾静脉和睾丸静脉(卵巢静脉)的行径。了解下腔静脉和骼外静脉的其它属支以及盆腔各静脉丛的位置。掌握大隐静脉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及其属支、掌握小隐静脉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了解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支。
第五节 胎儿的血液循环和生后变化:了解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途径和出生后的变化。
第二章 淋巴系统
第一节 概述: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各部的结构和配布特点,了解淋巴的回流因素和侧支循环。
第二节 人体的淋巴导管:掌握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及其收集范围,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及收集范围。
第三节 人体各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掌握九条淋巴干的形成和收集范围,掌握局部淋巴结的概念。一、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掌握下颌下、颏下、颈浅、颈深淋巴结群的分布部位、收集范围与淋巴输出去向。了解头颈部其它淋巴结群的位置。二、上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掌握腋淋巴结的分群,各群的分布和收集范围,了解上肢其它淋巴结的位置。 三、胸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了解胸壁和胸腔内各主要淋巴结群的位置,掌握肺门淋巴结的位置和收集范围。四、腹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掌握腹腔淋巴结群的分布及收集范围。了解腰淋巴结,肠系膜上淋巴结、肠系膜下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五、盆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了解髂外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掌握髂内淋巴结骶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六、下肢的淋巴管和淋巴结:掌握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及收集范围,了解腘浅淋巴结的分布和收集范围。
第四节 人体一些器官的淋巴回流:熟悉乳房、子宫、肺、食管、胃、肝、直肠等器官的淋巴回流。
第五节 脾:掌握脾的形态位置,了解脾的主要功能。
第六节 胸腺:了解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第四篇 感觉器官
第一章 概述
熟悉感受器与感觉器的关系,了解感受器的功能及其分类
第二章 视器
第一节 眼球 熟悉眼球的外形、掌握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和视网膜视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眼前房、后房、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及房水循环途径。
第二节 眼副器 熟悉眼球辅助装置的组成和功能。熟悉眼睑的形态和构造,掌握结膜的形态结构及层次,掌握泪器、泪腺和泪道的形态、位置和开口。掌握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 和作用,了解眶脂体、眼球筋膜及眼的血管、神经。
第三章 前庭蜗器
熟悉前庭蜗器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第一节 外耳 熟悉外耳的组成,掌握外耳道的形态、位置、分部及幼儿外耳道的特点,掌握鼓膜的形态、分部及位置。
第二节 中耳 熟悉中耳的分部、掌握鼓室的形态(六个壁及其主要结构)。位置和交通了解听小骨的名称;连结及主要作用。了解鼓膜张肌和镫骨肌的作用。掌握咽鼓管的形态、特征、开口位置、作用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掌握乳突小房和乳突的位置。
第三节 内耳 熟悉内耳的分部和分部关系,掌握骨迷路与膜迷路的形态结构。了解声波的传导途径。
第五篇 神经系统
第一章 总论
了解神经系在机体内的作用及地位,掌握神经系的区分及两系的组成分部和相互关系。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反射的概念及反射孤的组成。掌握灰质、白质、皮质、神经核、纤维束、神经节、神经、神经内膜、神经束膜、神经外膜的概念。
第二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构成、区分、纤维成分和分支,熟悉其分布概况.,一、颈丛:了解颈丛的组成、位置、分布概况皮支的浅出部位和分布范围。掌握膈神经的组成,行径和分布。
二、臂丛:掌握臂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的起始、行径、主要分支的直始部位和分布概况,了解其受损后运动及感觉障碍主要表现。掌握肌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的位置和分布。了解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肩胛背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的分布概况。
三、胸神经前支:掌握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行径、分布范围及其皮支分布节段性平面。
四、腰丛:了解腰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股神经的组成、行径、主要分支及分布概况.熟悉髂腹下、髂腹股沟、闭孔、股外侧皮神经的行径及分支概况。
五、骶丛:了解骶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发起、行径、皮支分布区及所支配的肌群、了解其受损后的感觉动运障碍的主要表现。熟悉阴部神经的行径、主要分支、分布。
第二节 脑神经 掌握脑神经的名称、顺序、连接脑的部位、是出颅的部位、纤维成分及分布概况,了解其受损后的主要表现。一、 了解嗅神经的功能性质与分布区。二、掌握视神经的功能性质,行径和视交叉概况。三、掌握动眼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支配的范围及副交感纤维的分布和机能;了解睫状神经节的部位,性质。四、掌握滑车神经的分布。五、掌握三叉神经的纤维成分、三叉神经节的位置、性质、三大主支在头面部皮肤的分布区。掌握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的主要分支、行径及其分布概况。六、掌握展神经的行径和分布。七、掌握面神经的纤维成分、行径、主要分支的分布概况,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性质和位置。八、掌握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主干行径及其各种纤维成分的分布范围。掌握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左、右)的径与分布。了解迷走神经前、后干在腹腔的分支及分布概况。十一、掌握副神经主干的行径及分布概况。十二、掌握舌下神经的分布概况。
第三节 内脏神经 熟悉内脏神经的区分(内脏运动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和分布。一、内脏运动神经:了解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神经的主要区别,掌握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并了解其主要功能。(一)交感神经:掌握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及交感干、椎前节的位置、组成、了解灰、白交通支的性质。熟悉交感神经节前节后纤维各三个去向。1、掌握颈上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了解颈中节、颈下节的位置、节后纤维分布概况。2、掌握内脏大、小神经及其联系、分布概况.3、掌握胸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布概况。4、掌握骶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布概况。5、了解交感神经节前,后纤维节段性分布概况。(二)副交感神经:掌握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1、颅部:掌握动眼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换神经元部位、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的分布及机能。熟悉面神经、舌咽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及节后纤维的分布概况。掌握迷走神经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与分布概况。2、骶部:掌握盆内脏神经的分布概况。(三)掌握内脏运动神经对内脏器官的双重神经支配概念以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四)了解各主要内脏神经丛的部位分布。二、内脏感觉神经:了解内脏感觉神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三、了解内脏神经的中枢及其传导途径。四、了解牵涉性痛的概念。五、了解眼、心脏、肺及支气管、胃肠道、膀胱、子宫、血管等的内脏运动神经支配概况。
第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脊髓 一、脊髓的外形:掌握脊髓的形态、位置、上下端平面和分布、脊髓与脊神经根形态特征,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二、脊髓的内部结构:掌握脊髓灰质、白质的构造概况及其分部,了解中央管的位置。掌握灰质前、后、侧角的主要核团(前角运动神经元,中间外侧柱、骶副交感核、胶状质、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胸核。)了解灰质前角a和r运动神经元的概念及灰质细胞构筑分层的(Rexed)的概念。掌握脊髓白质主要上行纤维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的起止、走行、位置和功能。了解脊髓小脑前后束。掌握脊髓白质主要下行纤维(皮质脊髓前、侧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了解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内侧纵束。了解 脊髓固有束的位置和功能。了解脊髓的功能和主要反射。
第二节 脑:掌握脑的位置和分部、了解脑干和大脑的概念。
一、脑干:掌握脑干的外形、菱形窝及第四脑室、脉络丛的概念。掌握延髓、脑桥、中脑内部结构的名称、位置及主要特点(延髓的两个交叉、第四脑室的敝开和下橄榄核的出现;脑桥划分为基底部和被盖部:中脑出现顶盖和脚底等)。掌握脑神经在脑干内的排列关系及功能。了解其它主要核团(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红核、黑质等)的位置。掌握脑干内重要重要纤维束(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的位置。了解脑干网状结构。二、小脑:掌握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了解小脑皮质的分层及传入、传出联系概况。熟悉小脑中央核、主要纤维联系及小脑的功能。三、间脑:掌握间脑的位置、外形、分部和第三脑室。了解间脑的分部。了解丘脑内核团的划分概况,掌握特异性核团的纤维联系和功能。了解上丘脑和底丘脑的概况.掌握下丘脑的主要核团并了解其主要纤维联系和功能。熟悉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四、端脑:掌握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及主要沟回。熟悉基底核的组成和位置、掌握纹状体的组成、了解其纤维联系和功能。了解大脑半球内的主要纤维概况,掌握在内囊中的主要投射纤维束的排列位置关系。了解大脑皮质的分层和分区。掌握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视区、听区、躯体运动区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定位,掌握大脑皮质语言中枢中枢的位置、熟悉嗅脑、味觉和平衡觉区在大及皮质上的位置。了解侧脑室的形态与脉络丛,了解边缘系统的组成和联系概况。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1本体感觉传导通路:掌握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包括皮肤的精细或辫别性触觉)的起止、行径、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及交叉平面,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所在部位以及 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了解非意识性本体感觉通路。2、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掌握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痛、温度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的起止、行程、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及交叉平面,各级神经元胞体在中枢所在部位以及向大脑皮质投射的部位。3、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掌握视觉传导通路的组成、行程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掌握瞳孔对光反射路径。4、听、平衡和嗅觉传导通路:了解听、平衡和嗅觉传导通路,二、运动传导通路:1、锥体系:掌握锥体系的组成、行径、交叉及对各运动核的支配情况。熟悉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的概念。了解锥体系受损后随意运动障碍的主要表现。2、锥体外系:了解锥体外系的组成、纤维联系概况和功能。
第四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掌握脊髓被膜的组成、形态特征,掌握硬脑膜的构造特点、形成物及硬脑膜窦,掌握海绵窦的位置、内容及交通。了解其它硬脑膜窦的位置和交通。了解蛛网膜、齿状韧带;蛛网膜下池、蛛网膜颗粒、软脑膜和脉络丛。二、脑和脊髓的血管:掌握颈内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行径及其主要分支的分布范围。掌握脑底动脉环的组成。了解脊髓动脉的来源,分布特点。了解脑的浅、深静脉的主要属支以及脑和脊髓静脉的回流概况。三、脑脊液及其循环:掌握脑室以及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四、脑屏障:了解脑屏障的概念。
第六章 内分泌系统
了解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概念。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参考书目:
1、系统解剖学(本科),人卫第六版,主编:柏树令
2、系统解剖学(本科),高教第三版,主编:徐达传
3、人体解剖学(专科),人卫第四版,主编:吴先国
4、宜春学院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编写的多本复习题集。
《护理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
一、目的及要求
护理学基础是为人类生存、生活提供基本服务的一门学科,包括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的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也是临床治疗及护理的基础。护理专业人才必须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目的是为适应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护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发展临床、家庭、社区护理的应用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层次。要求考生既要考核对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又要考核应用护理知识、护理基本理论分析临床实际情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护理学的概念,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⑵ 熟悉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范畴及目的,基础护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意义。
⑶ 了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学的目标和任务、范畴。
2. 考核内容:护理学的发展;学习《基础护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环境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医院环境的调节措施和方法,各种铺床法的目的和注意事项,铺床方法(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卧有病人更换床单法)⒆
⑵ 熟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医院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包括的范围。
⑶ 了解:环境的含义和相关概念,环境与健康的相互关系,环境的范围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2.考核内容:环境与健康;医院环境;提供舒适的病人单位。
第三章 入院和出院护理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分级护理,人体力学的概念,病人人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出院护理,轮椅、平车和担架运送病人的操作方法。
⑵ 熟悉:人院的程序,分级护理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常用的力学原理和运用人体力学的原则。
⑶ 了解人院和出院护理的目的、出院方式。
2. 考核内容:入院护理;出院护理;运送病人法。
第四章 舒适与安全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卧位的性质、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要求,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时的注意事项,疼痛病人的护理,保护具的应用目的及注意事项。
⑵ 熟悉:舒适与不舒适的概念,不舒适病人的护理原则,疼痛的概念、疼痛的原因和影响疼痛的因素,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和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
⑶ 了解引起不舒适的原因,疼痛的发生机制。
2.考核内容:舒适;卧位;疼痛病人的护理;满足病人安全的需要。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的概念,无菌技术的原则及其操作方法,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隔离原则。
⑵ 熟悉:医院感染的分类,常用物理灭菌方法、原理、使用范围、注意事项,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原理、分类、使用原则、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的评价,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⑶ 了解:医院感染的形成环节,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供应室的工作及其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2.考核内容:医院感染;清洁 消毒 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供应室。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卫生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口腔卫生指导及特殊口腔护理的方法,压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分期及护理原则。
⑵ 熟悉病人清洁卫生护理知识的健康教育,常用漱口溶液的种类及作用,晨晚间护理内容,背部按摩方法。
⑶ 了解头发护理方法,床上擦浴法,灭虱、虮的方法。
2.考核内容:口腔护理;头发护理;皮肤护理;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晨晚间护理。
第七章 休息与活动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休息、睡眠、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的概念,促进休息和睡眠的护理措施,对病人活动的指导。
⑵ 熟悉休息的条件,睡眠失调的类型,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病人活动能力的评估。
⑶ 了解休息的意义,影响睡眠的因素,睡眠的生理,活动的意义。
2.考核内容:休息;活动。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生命体征的概念、正常范围及测量方法,体温过高的临床过程、常见热型及护理,异常脉搏的观察,异常呼吸的观察及促进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氧疗的方法及监测。
⑵ 熟悉生命体征的生理性变化,体温过低的发生原因、症状及护理。
⑶ 了解生命体征的产生及生理性调节,血压的影响因素。
2.考核内容:体温的观察与护理;脉搏的观察与护理;血压的观察与护理;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第九章 冷、热疗法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冷热疗法目的,应用冷、热疗法的禁忌,全身冷疗法。
⑵ 熟悉冷、热疗法的效应,影响冷、热疗法效果的因素,热水袋的使用,湿热疗法局部冷疗法。
⑶ 了解化学加热袋,烤灯的使用,冷湿敷法。
2.考核内容:概述;冷热疗法的应用;热疗法的应用。
第十章 饮食与营养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病人一般饮食的护理,管饲饮食的概念、鼻饲法的适应证以及要素饮食的概念,鼻饲法的操作技能;
⑵ 熟悉影响饮食和营养的因素,基本饮食、治疗饮食以及试验饮食的原则和用法;
⑶ 了解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饮食与营养指导。
2.考核内容:营养与健康;医院饮食;饮食护理。
第十一章 排泄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名词解释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多尿、少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灌肠法、导尿术,男、女病人导尿术及各种灌肠法,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措施。
⑵ 熟悉:影响排便、排尿的因素,引起便秘、腹泻、尿失禁、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⑶ 了解:肠道排泄、泌尿道排泄有关的解剖生理。
2.考核内容:排便护理;排尿的护理。
第十二章 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安全用药的原则、注射原则,常用的药物疗法:口服给药法、皮内注射法、皮下注射法、肌内注射法、静脉注射法、雾化吸人法,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的过敏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
⑵ 熟悉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护理程序在药物疗法中的应用,链霉素、头孢菌素、碘过敏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⑶ 了解护士在执行药物疗法中的角色与职责,常用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普鲁卡因过敏试验方法及结果判断。
2.考核内容:概述;口服给药法;注射给药法;雾化吸入法;药物过敏试验及过敏反应的处理。
第十三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周围静脉输液法,输液故障的处理,概念:成分输血、输液微粒,输血前的准备工作、溶血反应,常见的输液反应及护理,常见的输血反应及护理。
⑵ 熟悉静脉输液点滴速度调节,直接输血、间接输血法,输液微粒的危害及预防。
⑶ 了解PICC的操作方法,颈外静脉输液法,自体输血方法及注意事项。
2.考核内容:静脉输液;静脉输血。
第十四章 标本采集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临床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⒆
⑵ 熟悉:临床上常用血液、痰、尿、粪便标本的种类。
⑶ 了解:标本采集的意义,常用尿标本防腐剂的作用及用法。
2.考核内容:标本检查的意义和标本采集的原则;各种标本的采集。
第十五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呼吸、心搏停止的判断指征,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胸外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有效指标,洗胃的步骤,洗胃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⑵ 熟悉:病情观察的内容和洗胃溶液,心肺复苏的并发症,常用急救药物。
⑶ 了解:病情观察的方法,常用急救设备。
2.考核内容:病情观察;危重病人的抢救。
第十六章 临终护理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临终关怀的概念,死亡的判断标准和死亡过程的分期,尸体护理。
⑵ 熟悉:临终病人的生理变化及护理要点,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要点,临终病人家属心理反应及护理要点。
⑶ 了解:临终关怀的理念及意义,国内外临终关怀的发展状况。
2.考核内容:概述;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死亡后的护理。
第十七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1.考核要求:
⑴ 掌握医疗护理文件记录的意义与原则,体温单眉栏与底栏的填写及体温、脉搏和呼吸曲线的绘制方法,医嘱的种类、处理原则、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护理观察记录单的记录方法和要求,病案的排序。
⑵ 熟悉:医嘱的内容,护理观察记录单的内容,病室护士交班志的内容和书写要求。
⑶ 了解:医疗护理文件保管的要求,护理病历的组成。
2.考核内容:概述;医疗与护理文件的书写。
三、考试范围
基本理论30% 基本知识30% 基本技能40%
四、参考资料
李小萍主编,《基础护理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
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7月
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5月
音乐舞蹈学院
学前教育专业考试科目:《音乐(声乐或器乐)》、《美术(手工制作)》